中央大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位于具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音乐之都哈尔滨市,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在西方建筑史上历经数百年形成的各类建筑风格汇聚大街之中,使得中央大街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街道。老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及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地体现。中央大街位于具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音乐之都哈尔滨市,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在西方建筑史上历经数百年形成的各类建筑风格汇聚大街之中,使得中央大街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街道。老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及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地体现。哈尔滨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为10.8米宽。
"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被称为"亚洲第一街"的中央大街,一百多年来,不仅是一条老街、步行街,更是建筑艺术博览街,中央大街曾被授予"国家人居环境范例最高奖"。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构成人们心中浪漫、时尚、典雅、高贵的中央大街,也成了老哈尔滨人心中永远迷恋的情结。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社在1924年5月设计、监工,为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从它诞生不久,就已成为哈尔滨著名的商业一条街。因为有众多的外国人进驻经商,贸易空前繁荣。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了欧洲各国商人在此大兴土木。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新阳广场,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人行方石路10.8米宽。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为奇特的是中央大街上铺的石头,他是长方形条形石,但以纵向冲上铺满。步行街自开通以来日接待游人20余万人次。步行街的夜晚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更有一番特色,充分体现出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风格各异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车辆厂住宅楼前等四处休闲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市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欧洲风格满布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汇集街内,使得中央大街成为远东地区最著名的街道。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中央大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涵盖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世上少见。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街路,1997年6月1日将其改造成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1998年,中央大街步行街获得了"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全国青年文明号"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06年3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八部委评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4月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街区内共有休闲区17个,停车场18个,欧式古典路灯152盏,草坪绿地14处,约2600平方米,各类雕塑小品5个,喷泉3处。设监控中心1个,全街区共设置30个摄像头,实行全覆盖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确保各类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中央大街57号(皇宝珠宝)原为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建于1923年,砖混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仿石块砌筑处理,一层采用落地窗,二层为竖向圆拱状窄窗。仅在转角处设女儿墙,其轮廓为折线与曲线结合处理,局部开洞。顶部冠以圆形穹顶,使该建筑轮廓富有变化。阳台金属栏杆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建筑檐口装饰复杂。哈尔滨Ⅱ类保护建筑。
中央大街187号(哈尔滨市江沿小学校)原为俄国商人伊·雅·秋林开办的秋林商行道里分行。建于20世纪初期,砖木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首层以连续的腰线分割,墙面采用仿块石砌筑,二层为对方额高窗,窗口上有石膏花饰,与一层的大玻璃窗相对应。檐上做间断的女儿墙,上面饰以巴洛克式浮雕,建筑顶部的转角突出,屋顶轮廓富有变化,檐口下有精美的装饰造型。哈尔滨Ⅱ类保护建筑。
中央大街117-121号(香港啄木鸟服饰)建于1935年,砖混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采用仿石块砌筑,有明显的凹槽分割,形成水平线条,强调建筑基座的稳定感。建筑的檐口下设流畅复杂的花饰纹样,转角处设主入口,其上设铁艺栏杆阳台,造型个性鲜明,做工精湛。顶部花饰突出,建筑轮廓起伏,变化清晰。哈尔滨Ⅲ类保护建筑。
西二道街12-14号(黑龙江省供销合作联合社)原为德国领事馆。砖混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哈尔滨Ⅱ类保护建筑。
巴洛克建筑风格
中央大街120号(教育书店)原为日本商人水上俊比左开办的松浦洋行。始建于1916年,1918年竣工。设计师为俄国人А.А.米亚科夫斯基。砖混结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富丽堂皇,以古典柱式控制立面构图,表现形体的光影变化。入口处上方有两个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撑托着圆弧型阳台,雕像为雕塑家阿.罗曼的作品。深红色阁楼、孟莎式屋顶和半圆穹顶创造了优美的天际线。哈尔滨Ⅰ类保护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中央大街92号原为伊格莱维纤商店。建成于1921年,砖木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该建筑物底层为仿石基座,采用落地窗,二、三层窗口形式复杂多样,主入口上部两侧设高大的爱奥尼柱式。檐口出挑大,立面设宽大的阳台,铁艺栏杆花饰精美。女儿墙局部高起,富有变化并与两侧形成对比。哈尔滨Ⅲ类保护建筑。
上游街23号(哈尔滨市科技馆)原为犹太人侨民会,建于1902年。砖木结构,以古典主义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哈尔滨Ⅱ类保护建筑。
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原为俄籍犹太人И.А.卡斯普经营的旅馆。始建于1906年,经两期建设,1913年全面竣工。设计师为С.А.维萨恩。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呈L形。建筑造型优美舒展,外墙装饰精致典雅,女儿墙轮廓和穹顶形式多变,体现了欧式建筑的精华。檐口曲线自由流畅,立面阳台栏杆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植物纹样造型极为优美。哈尔滨Ⅰ类保护建筑。
中央大街107号原为犹太人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建于20世纪初期,1915年转卖给秋林公司,成为秋林洋行道里分行。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正面入口原有雨棚和二层弧形窗,是典型的新艺术运动表现手法。强调装饰、构图、质感。建筑主体三层,各层间以腰线分割,自下而上窗口逐渐缩小,建筑造型体现了精致、柔和的风格。哈尔滨Ⅰ类保护建筑。
中央大街58号(宝岛眼镜)原为犹太人Э.А.卡茨开办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始建于1926年,1927年落成。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顶部女儿墙由自由活泼的铁艺与曲线透空实砖垛相连,虚实相间。墙面饰以丰富的曲线装饰,自由流畅,造型新颖、活泼。立面阳台造型别具一格,富有个性。哈尔滨Ⅰ类保护建筑。
其他建筑风格
中央大街1号原为法国万国储金会。建于1925年,砖混结构,仿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筑主入口的爱奥尼柱式及入口上方山花是古典建筑常用的手法,女儿墙采用花瓶及墙垛虚实相间突出了光影变化,摆脱了多余的繁琐装饰,外墙用水刷石墙面,整体效果庄重、大方、朴实。哈尔滨Ⅱ类保护建筑。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馆
建于1958年,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修筑永久性江堤而建造,是哈尔滨的象征。设计师为巴吉奇、李光耀和兹耶列夫。整座塔高22.5米,刻有"塔镇江天",由20根7米高的古罗马式回廊围绕。塔基前有两层水池,上层标志1957年洪水最高水位120.30米,下层标志1932年洪水最高水位119.72米。水池之上的水位标注线则标志着1998年洪水最高水位120.89米。塔的顶端是防洪筑堤英雄们高举红旗的立体塑像,象征着哈尔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次次战胜洪水的英勇与团结。哈尔滨Ⅰ类保护建筑。
大街老店
马迭尔宾馆建于1906年,属新艺术运动建筑。她造型简洁、舒展、自由流畅。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穹顶造型,显现出亲切宜人的魅力,体现了西方建筑的精华。建筑长度占据了西七至西八道街之间的一个街区。
教育书店建于1909年,原为松浦洋行,是哈尔滨市最大的巴洛克建筑代表作品,也是中央大街的标致型建筑。其外观华丽,造型生动,装饰复杂,轮廓丰富。深红色的阁楼、孟沙式的屋顶和形体多变的半圆穹窿创造了优美的天际线。
华梅西餐厅位于中央大街112号,始建于1925年。原名为马尔斯西餐茶食店。其营业面积为1500平方米,有员工120人,年销售额1200万元。餐厅主要以俄式西餐为经营重点,兼营法意式菜系。一楼为现代派欧洲园林式酒吧风格;二楼为前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风格;三楼为俄罗斯现代派风格,分南北两厅。现有四名特级西餐厨师亲自掌灶,使华梅的佳肴令您回味无穷、百吃不厌、留连忘返。自步行街区开通以来,日销售额均在4万元以上。华梅西餐厅正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饭菜质量成为全国俄式西餐的中心。它与上海Maison Pourcel 雅克红房子西餐厅,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和天津起士林大饭店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
秋林公司建于1919年,属新艺术运动建筑。建筑物主体三层,各层间以腰线分割,自上而下窗口逐渐缩小,显现出稳定感;画龙点睛式的一樘三心挟券圆形扁窗为新艺术运动建筑特色定了性。
妇儿商店建于1917年,原为协和银行,属文艺复兴式建筑。该建筑采用扁平的穹顶转角部入口,又以虚窗拱檐突出两侧中间入口。一虚一实,手法巧妙。二楼群窗口采用爱奥尼式浅壁支撑拱型券额,扩大了窗口的视觉感。在寒冷地区即有利于防寒,又美化了外观。
哈尔滨市教委建于1925年,原为万国储蓄会,属古典主义建筑。该建筑造型简洁规整,仅在正门入口处设两根壁柱,摆脱了任何多余的繁琐装饰,总体效果庄重、大方、朴实。
露西亚西餐厅也是私人办的哈尔滨俄侨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妮娜的俄罗斯女人,在上个世纪初,她出生在横道河子。推开露西亚刷着绿色油漆的大门,就看见高高的穹顶,古典花式吊灯,蕾丝花边的台布和窗帘。在大厅的一角,放着一台制作于19世纪的钢琴,琴盖上几本俄文图书,还有一些银器,墙上挂了很多黑白的相片,都是妮娜和她的亲人们在上个世纪的留影。相片上青年时代的妮娜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少女,隐隐透着一种高贵的矜持。房子里有一个壁炉,上面的台子上放着一对很漂亮的银制烛台,上方的墙面上挂着一幅油画,是一个看书的女子,神色沉静,样子象是照片中的妮娜。旁边还有一个老式柜子,里面陈列着一些古老的相机和花边瓷器,收藏古董大概是餐厅主人的爱好。
历史轶事
政协筹备会议会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政协会议的筹备会在这里召开。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央大街中部的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马迭尔宾馆召开。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章伯钧等人下榻马迭尔宾馆,参与了政协筹备会议。现马迭尔宾馆已成为全国政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负责声明
  • ABOUT US
  • 环球导航网(worldtravelling)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