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园、钟楼


万绿园北临碧波万顷的琼州海峡,南倚高楼林立的金融贸易区。原本属填海区的土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养护,已呈现出绿草如茵、花木扶疏的美好景象。 徜徉在万绿园内,上千亩的草坪一眼望不到边;在沿海的马路边,更有近万棵以椰子树为主的热带树木,婆娑起舞,郁郁葱葱…… 万绿园是海口市人民政府为了绿化城市,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休息场所。漫步在万绿园,人们喜爱这蓝天白云下的清新空气,钟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万绿园将建设数十个景区、数百个景点,亭、廊、榭、阁等游憩建筑会点缀其间,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形成南国滨海城市热带风光的世外桃源。把万绿园办成一个“参与型”的文化游乐园,可以充分发挥其效能。理由有三,其一,海口缺少的是开阔地带,多的是高楼歌厅,户外的、开放的、大众化的活动却十分缺乏,万绿园恰好可以提供相关条件。其二,“参与型”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发展趋势,在万绿园搞“参与型”活动,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其三,把万绿园办成文化游乐园,使之成为海口市民与外地游客乃至外国游客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对于让海口走向世界无疑会有很大好处。 万绿园,将是一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留芳百世的绿色丰碑。海口万绿园知名度很高,大凡生活在海口的人,几乎没有没到过万绿园的。万绿园的建成,对改善海口人民生活环境,提高椰城生态环境质量,起了无与伦比的积极作用。
海口万绿园的中段,总面积1070亩。现阶段主要以公共绿地为主,分16个区,即大门区、广场区、内湖区、儿童游乐区、草坪区、竹林区、热带观赏植物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万绿园独具热带滨海特色和生态风景园林特色,与蓝天、碧水、现代化高楼融为一体,成为都市中的一道迷人风景线。目前是海口市最大的开放性热带海滨生态园林风景,也是游人和海口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园中栽种了近万棵以椰子树为主的热带和南亚热带观赏植物数百种,呈现出一派热带园林风光。万绿园有领导贵宾植树区、社会性会团体植树区和公民个人植树区。徜徉于万绿园中,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碧海波光粼粼,让你在都市喧嚣之中享受一隅寂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情趣。

钟楼是海口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这个座城市的象征,最早是为适应对外通商而建立。钟楼始建于1929年(民国18年),由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发动海外侨胞捐款集资而建,楼高五层,墙体用红砖砌筑,白石灰塞缝。钟楼建在风景秀丽的海口儿童公园内,孤独地立于长堤路,面向入海口,南面中山横街与中山路相对,北临海甸溪。如今的海口钟楼是1987年依照旧钟楼原貌拨款改建。建成后成为海口一大景致,命名为“古钟新声”。海口钟楼被列为海口八景之一,它历史悠久,最早是为适应对外通商而建立,已成为海口的最重要的标志性与象征性建筑物之一。
海口钟楼的历史悠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6年)海口设立统管本岛沿海十处的海关总口,国内沿海港口和东南亚各国来往商船日渐增多,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被清迁辟为对外口岸,来往客商明显增多.民国12年(1923年)海口运通商发达,港口繁荣,商务活动鼎盛。但当时海口市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计时设施,给交通、商务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民国17年(1928年)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发动海外侨胞捐款集资仿照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精心设计,于1929年在遥对入海口的长堤马路马头兴建海口钟楼以便统一时间。建成混合红构的大钟楼,高五层,占地16平方米,墙体用红砖砌筑,白石灰塞缝。大钟设置在五楼,四面安装7块厚2公分的大理石构成直径2米的钟面,钟时刻在理石上,并嵌上铅牌涂以黑色,钟面针长0。96米,分钟长1。6米,报时的音响由2个一大一小的生铁铸成的鸣钟组成,每隔30分钟报时一次。当时大钟是一个辘轳卷上10多米的钢丝绳,另一端吊上一个大铁碗,利用垂直重量启动行走的,吊砣从四楼垂落底层,历时两天,因此,每隔两天必须转动辘轳将吊砣卷上五楼,周而复始,时间较为准确。但这落后辘轳的操作,已不能适就海南办经济大特区形势的需要,所以海口市人民政府在1987年,将旧海口钟楼改建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新海口钟楼,采用了先进的电子钟记时,以保证报时准确不误。
新钟楼建在风景秀丽的海口儿童公园内,景致幽雅,风姿绰约,被列为海口八景之一。这个新海口钟楼是海口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拨款改建,当年12月15日落成使用。它占地面积为25平方米,顶层楼高28米,6层钢盘混凝结构建筑,外貌雄伟壮观,大钟设置在顶层,用上海555牌电子钟,四边钟面由直径2米塑料块构成,时针长0.53米,分针长1米,30分报时一次,由扩音器从4个大喇叭播出电子音乐,音乐清晰、宏亮、悠扬。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负责声明
  • ABOUT US
  • 环球导航网(worldtravelling)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