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口人民公园是最大的市民公园,园内东、西湖
![]()
"一园两湖"是海口市人民公园与东湖、西湖的合称,位于海口市中心区,是海口市中心唯一的大型公园和大型的水体景观,有海口市"城市绿肺"之称。这里是商业、休闲、旅游的中心地,同时也是城市人文历史风貌的体现。所以海口市政府非常重视"一园两湖"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工作。然而环境规划离不开水,有水就必须有水的文化,这就是人类的高尚追求。"一园两湖"的水景喷泉工程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恰逢在海口建市80周年,水景喷泉工程也是海口市80周年庆典献上的珍贵礼物。水景景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展示历史、人文、丰富市民娱乐设施,提高海口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园两湖"音乐喷泉的水景设计主要以东湖的音乐喷
![]()
海口人民公园古称"大英山"。这个方圆四百余亩、海拔不足30米的小山包,自古就与英雄以及纪念英雄息息相关。隋唐前,大英山北面临海,今东西湖传说是五龙"腾云升天"、"掀浪入海"之深潭。既为"龙潭",附近处所也就不凡:山北为"龙舌","舌"前一坡曰"龙舌坡";山上三个村庄,分别名为波涛、波汶、波潮,自隋唐至明清乃至民国初年,一直就这么响当当地叫着。相传大
![]()
1954年4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在此建"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来纪念"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大英山真正开始成为现代意义的"公园",则自上个世纪30年代始。1935年10月,时任琼崖绥靖公署专员的黄强将此处辟为"海口中山公园",并开馆展示琼崖土特产与矿产标本。抗战中,公园遭日军毁坏。1952年经海口市人大代表提议,此处复建"海口公园"。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建设,如今的海口人民公园已经成为海口市民重要的休憩场所。眼下,海口市正在结合中心城区大改造,治理东西湖,打通大英山四周的围墙,将这里建设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公园,形成海口市一个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的公共活动区。
人民公园总占地面积440多亩。坐西朝东,花木盘山,
![]()
四庙
伏波庙、关圣帝庙、何公庙和班帅庙。伏波庙在波涛村南边,为纪念两伏波将军开琼置郡而建;关圣帝庙在波潮村,为纪念三国关云长而筑;何公庙在波潮村东南侧,为纪念何大将军而建;班帅庙在波汶村,为纪念东汉班超帅侯而筑。四庙"早已损毁,遗址仍残存不少文物。尚存石匾一方,上有"德配穹窿"四个大字,左下书有"万历戊申?公元1608年孟冬吉"字样,右下落款为"蓬莱仙客倪凉题"。
三庵
广济庵、法隆寺、积善庵、寺和斗母庵。法隆寺在伏波庙后面,有侧门相通,乃波涛村民所建,主僧为维安;积善寺也在是波涛村,位于伏波庙西南面,主僧为庆元;斗母庵系波潮村民所建,在今公园花店南侧。
七井
分布各村,最著名的是波汶村的"田螺井",其水所制之豆腐,鲜嫩香滑,故有"豆腐井"之称。该井位于公园东北隅,遗址尚在。
五桥
分布四周山下:其一,在公园大门,通海口西门;其二,在波汶村路口,通往红坎坡;其三,在今市委招待所门口,通往府城;其四,在花园酒家旁边,通往龙昆、秀英;其五,在波潮村西北面,通往铜锣园、盐灶八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