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圩古镇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
![]()
明清时,大圩已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各种商行应有尽有,明初解缙诗曰“大圩江上芦田市,百尺清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昏后,壮人荷叶裹盐归”。各地商人在此均建有会馆,有名的广东、湖南、江西会馆及清真寺等。到民国初期,大圩已形成八条大街,即:老圩街、地灵街、隆安街、兴隆街、塘坊街、鼓楼街、泗瀛街、建设街。沿江亦形成十多个靠码,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之说。铺面商号有“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之称。体现出当时大圩的繁荣状况。
大圩镇中的民居建筑南低北高,临江依山而建,多为三进、四进式建筑,外通码头、巷道,内通商业古街。每栋房子设计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靠街的一般作铺面从事商业,有楼梯可上二层。往里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利于采光;天井后是正房,高大宽敞,供着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活动、会客的地方;两边是用来居住的厢房。正房、厢房的门窗上都雕有花纹;
![]()
万寿桥
是大圩古镇的著名景点,万寿桥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是一座石块砌起的石拱桥,位于马河与漓江汇合处,桥体稳健古朴,1986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面的石头已被磨得溜光发亮,间杂些许小草,古朴自然。桥的西面是漓江,是欣赏漓江及对岸螺蛳山的极佳位置。另外还有高祖庙、清真寺、祠堂、廖宅、黄宅、李
![]()
父子岩
位于漓江与相思江汇流处,田园似锦,风光如画。大圩古镇江边有一小山,山下有洞,高约8米,宽约4米,深约20米,面积100平方米。洞中有大小钟乳石各一,酷似人像,洞口一石稍小,如儿童端坐南壁
![]()
灵川狗肉
大圩古镇的风味小吃及传统的文化、娱乐、和民间习俗,也使游人留连忘返。端午节,大圩的龙舟赛是传统的项目,桂剧、彩调、龙船歌、送船歌等等,更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曲目。大圩镇饮食文化依托灵川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正宗的狗肉系列和大圩漓江清水鱼为主,众多美食之中,尤以正宗灵川狗肉为最。特别是1991年荣获中国首届民文化博览会“最佳饮食文化奖”后,更是名扬天下,蜚声中外。形成了南狗(灵川狗肉)北鸭(北京烤鸭)的中国饮食文化大观。大圩古镇的酿酒从明代开始就很出名、至今为止很多桂林市民仍然对当地的土米酒赞不绝口。酒的度数从28度到55度不等,口感纯正、醉也不上头是大圩古镇土米酒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