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韶关乐昌九泷十八滩由于落差大,水量丰富,江水奔
![]()
九泷十八滩漂流自1987年开辟以来,迄今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有惊无险"的漂流,不但适合于广大青少年,而且还适合于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不过,如果谁以为九泷十八滩漂流时刻都在惊涛骇浪之中,是平静的河段。这时,你可以象乘般过三峡或游漓江那样,细细欣赏两岸如诗如画的风光,倾听船工讲述江上发生的故事和当地的风俗人情。沿江峰峦叠翠,江水碧透,三峡之雄风,又有漓江之清秀。过鱼鳞滩,江水漫过江心上的卵石,发生阵阵鸡鸣似的声响,奇妙极了。最美处要数梅泷至惊泷之间了。这里河谷形态奇特,两岸植被茂密,不时有山鹰掠过蓝天,游鱼跃出水面。
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因关中旱饥上疏请
![]()
秦时,秦始皇派伏波将军马援率汉兵八千南下平定叛乱,又乘船从此路过,并惊叹道;"滔滔武溪溪何毒淫!"之后,马援又在当地兴修水利。为纪念马援的功劳,人们在老泷南岸的山腰上建起了一座将军庙。到汉灵帝熹平初年(会元171年),桂阳太守周昕南下,见河水狂虐,"石纵横兮流洄洄,波隆隆兮声若雷",不由得"伤行旅之悲穷,舟人之困厄",于是便组织民工整治河道,从此商旅称便,后人念其功德,又把将军庙改称为周府君庙,并刻《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功勋之纪铭》石碑置于庙内(今流佚)。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时再次赴任时再次途经九泷十八滩,曾留宿该庙并写有《泷吏》诗,后人于是又将称周府君庙改称韩愈泷祠,由此形成祠内一并供奉马援、周昕和韩愈三尊圣像的"一庙三神"的特有现象。过去般家路经此地,均要进庙朝拜,祈求保佑。
1925年秋,一代伟人毛泽东前往广州农讲所,
![]()
韶关乐昌九泷十八滩组成:
切玉滩、三层滩、和尚滩、百鸡滩、新秦滩、犁壁滩、岐门滩、小滩、蓑衣滩、雀子滩、大长滩、滑石滩、石板滩、冲花滩、麻滩、胡滩、剥皮滩、张滩。
龟山、白面石和青蛙石
位于景区上游岸边,因其形状酷似巨龟,因而得名,其地貌为“丹霞地貌”,岩性为红色粗砂岩,游人每经此地,均赞叹不已。白面石与龟山不同,属峡谷地貌,岩性为石灰岩,因其表面为灰色而得名,其形态峭立,造型美观。青蛙石在九泷十八滩河段中的泗公坑至和尚滩之间,其形很象青蛙,露出水面,当地有句谚语“青蛙不开口,大小船
![]()
韩泷祠
它位于九泷十八滩的泷头,依山傍水,始建于东汉时期,为纪念伏波将军马援而建,称为“将军庙”,后改为“周府君庙”,以纪念汉代桂阳太守周昕开拓疏通九泷十八滩河道的功绩,后又因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刺史时,路经庙中停留,面对迷人的山光水色,飞笔写下“鸢飞鱼跃”四字匾,并题壁诗一首,将庙改为“韩泷祠”。现庙内仍供有马援、周昕、韩愈的塑像,形成一庙三神。
垂泷和百鸡滩
垂泷是九泷中最险之处,其落差达3米多,水流似箭,礁石丛生,惊涛怒哮,游船从水中穿过,巨浪迎面扑来,浑身尽湿,离泷尾十多米处有峥嵘陡峭的泷壁,蔚为壮观。百鸡难是九泷十八滩最奇最美的滩,滩有千百只形似小鸡的礁石,露出水面,
![]()
大瑶山隧道
位于京广线南段坪石至乐昌之间,北头进口处在三层滩南岸,穿越武江峡谷大弓形之直取部位,全长14。295公里,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也是世界铁路长大隧道之一,世界排行第十位。大瑶山隧道穿越南岭山脉南端的瑶山山区,地势艰险、峰坡陡峭、沟谷渊远,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质错宗复杂,断层、塌方、涌水、软岩等不良地质现象奇异多样。在设计和施工上,采用了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从1980年11
![]()
7011工程旅游点
7011工程位于武江河畔,白面石附近,它是林彪1970年打着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旗号,秘密修建的据点,这个神秘的“工程”,外看其貌不扬,宛若仓库,里面却是一个封闭完整的世界,重重铁门,道道关卡,各种通道纵横交错,形同迷宫,雕堡群射击孔,作战室参谋间,形成完备的军事指挥中心,它充满着阴森、恐怖、惊奇、刺激……
红军渡
1931年2月7日,红七军58团在军长张云逸的带领下,从加昌(水口)抢渡武江,经天堂、黄埔、湖南资兴到中央苏区。
仿古观光小火车“金鸡号”
小滩左岸的旧铁路线上,羊铁公司开通了一列仿古观光小火车,直达乐昌,在小滩休息后,您可以改乘小火车,一路欣赏沿河两岸的山光水色。
![]()
老坪石下街码头
1925年8月,毛泽东同志从老坪石下街码头乘船过九泷十入八滩经乐昌、韶关、到广州主办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
礁石上的小洞
在九泷十八滩漂流沿河两岸的一些礁石上,有许多的口朝上、大小不一的小洞,它既不是河中动物所致,也不是河水冲击所为,那是什么呢?原来在铁路公路未通之前,武水河是南北往来运输的主要干道之一,古时就有“南船北马”之说。由于九泷十八滩河道惊险,落差大,水流湍急,泷难多,来往商船负载很重,为防止船只撞上礁石而发生意外,船工们用带有金属铁尖的竹篙顶着礁石而行,这样祖祖辈辈年复一年,礁石就被顶出一个个的小洞,俗称“竹篙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