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楼

   风采楼坐落在广东省韶关市区风采路,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一词是来自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因余靖有“更加丰采动朝端”之誉,故名丰采楼。
   “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茅笔字的存世珍品,墨迹柔韧苍劲、潇洒俊逸,镌刻成石匾高挂门楼。风采楼整座建筑物雄伟独特,气势轩昂,是韶关市的标记建筑,现为韶关市博物馆。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木结构,于1934年以水泥钢盘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风采楼东临浈江,西望武水,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被誉为韶关的标记。
   由于现代建筑的规则与宏大,如今风采大厦下的风采楼就更显得格外古雅,那是一种从历史中走出的玲珑美感,当风采楼在过去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而这种风采似乎又在预示在明天的经久不衰。它是古城的一个象征,至今仍有不少商家以“风采”作为字号、商标。在离风采楼大约两个街口的地方有一条小巷称为余相巷,听当地人说这就是余靖祖居,幽深小巷平淡无奇,而现住在余相巷的大多数已经是一般平常老百姓。
 
吊脚楼
   在市区东堤中路有一片破旧不堪的“吊脚楼”,今日看来恰似一幅油画上碍眼的一笔,但是,在许多“老韶关”心目中,这里曾经是韶关最繁华的地带,是赫赫有名的“老板街”。 “吊脚楼”的产生是很有渊源的:从前北江水系是广东交通的主干线,江面上千帆竞发,沿岸商贸十分繁忙,“吊脚楼”也就应运而生,货船可以直接驶入吊脚楼下,以便将船上的货物吊到楼上。
 
骑楼
  在江南水乡我们总是能看到那些称为廊棚的水乡特色建筑,在韶关的老街上同样能看到类似廊棚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它是针对南方日烈雨多而创造的一种临街建筑。“骑楼”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互相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样的骑楼,对于中年的韶关人来说,其实就是童年的回忆;而对于小孩子,就像是一段遥远的传说,曾经是多么真实的生活,如今在他们眼里已经不知所已。
 
趟拢门
   趟拢门是岭南地区平常老百姓家里最普通的生活物件。趟,在粤语的文字解释中有滑动着推的意思,很形象;趟拢是水平方向走动的栅栏式拉门,下部装有滑轮,后部装有竖插销和小铜铃。一般有人在家时候都不关大门只要拉上趟拢就好,只要有人来一拉动趟拢,门上的小铜铃就叮咚作响。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负责声明
  • ABOUT US
  • 环球导航网(worldtravelling)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