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山寺初名普现寺,又名天竺寺,在晋江市安海镇,龙山
![]()
进了山门,但见寺的前墙上嵌一大石碑刻“龙山宝地”。两侧为钟鼓楼,正门廊前有石狮、石鼓各一对,门额悬“一片慈云”木匾。门内有拜庭,拜坛,坛上有亭。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木刻、石雕、瓷塑,彩绘遍饰,精美璀灿。其中一对辉绿石龙飞逸盘腾,工艺精湛,龙爪各抓一鼓一罄,击之发鼓、罄之声,巧妙神奇。殿内有千手千眼菩萨立像,系一根巨木雕就,通高4.2米。佛像头戴花冠,冠上雕许多佛首。佛脸丰盈慈祥,两只手
![]()
现台湾有龙山寺多座,都从安海祖寺分炉。寺前有月池一洼,山门为石牌坊,上刻“天竺梵钟”四个大字。进了山门,但见寺的前墙上嵌一大石碑,刻“龙山宝地”。 两侧为钟鼓楼、正门廊前有石狮、石鼓各一对,门额悬“一片慈云”木匾。门内有拜庭,拜坛,坛上有亭。大雄宝殿气势宏伟,木刻,石雕、瓷塑,彩绘遍饰,精美璀灿。其中一对石龙柱,飞逸盘腾,工艺精湛,龙爪各抓一鼓一罄,击之发鼓、罄之声,巧妙神奇。殿内有千手千眼菩萨立像,系一根巨木雕就,通高4.2米。佛像头戴花冠,冠上雕许多佛首。佛脸丰盈慈祥,两手胸前合十。佛身两侧雕塑1008只手,如两扇羽翼,错落有致,姿态各异。每只手带镯,掌中各雕一只眼,或执书卷,法器,雕工精美绝伦。佛像通身贴满纯金箔,金光灿灿,雍荣华贵,为稀世珍品。寺中有明朝书法家张瑞图题“通身手眼”匾额,及明朝庄俊元,近代弘一法师等名人墨迹。
龙山寺还存有诸多名人墨宝、真迹:前殿大门联“
![]()
晋江安海龙山寺,素称有三宝。那么到底是哪三宝呢?第一就是,寺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相传取用原本庙前整株巨樟雕刻而成,头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雕众多小佛首,迭作帽状;主手合十,两侧旁支一千零八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团扇,姿态各异。如今千手千眼观音堪称珍稀国宝,举世无双。第二宝就是龙山寺殿前一对青草石柱相峙而立,雕刻巨龙绕柱,形若腾云,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一双鳞甲相间的龙爪,分别捧出一磬一鼓
![]()
金刚殿后庭院有个亭榭,叫“天坛”,是供善男信女礼拜梵香的地方,又称“拜亭”。天坛式样奇特,风格奇丽。它共有四权白石方柱,托架着庄重的屋顶,绛红色的琉璃瓦砌成。飞檐翘角,龙翔风舞.四个翘角冀部都饰有小陪事务一,雕镂精细,美不胜收,显得玲珑剔透,精巧纤丽而且又厚重端庄.天坛石柱上刻有: “龙势起罗裳特开宝宇,山峰屏紫帽水护琳宫”。又坛上力;悬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龙山寺’匾额。这是赵老1683年来龙山寺参观时,应寺主之请题写的。 穿过天坛,走上石阶便是圆通宝殿。圆通宝殿悬是龙山寺主体建筑。始建于隋朝,晚清重建。大殿是重檐
![]()
大殿有三大门,正中,挂有“圆通宝殿”金字匾额。书法风格意致苍郁、沉着大雅。 进入大殿,顿觉庄严旷廓,肃穆清静。大殿内陈设辉煌,幢幡垂扎,宫灯高悬,烛光摇曳,香烟缭绕,一派神秘庄严的气氛。一抬头便可以看到在第一支楹梁底下钉着—长木条,上而写着,“大唐贞观十三年鲁国公程知节捐奉壹仟督修”。 大殿正面供水千手眼观音。这尊佛像, 身高2.3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