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
![]()
深沪湾自然保护区所发现的海底古森林遗迹主要分布于距海岸100m~200m外,通常水深约2~3m的潮间带,呈三片分布,已发现有60余棵以上。原始直立状态保存良好。这些海底古森林遗迹以裸子植物油杉为主,夹有皂荚树、桑树、南亚松等多个属种。据多个品种14C同位素年龄测定,其年龄在距今6761±193年至距今7620±130年之间。保护区以保护已有7000多年历史的海底古森林遗迹为核心,还包括海湾内的牡蛎礁和海岸自然地质地貌、名胜古迹、防风林带以及石圳海岸海蚀变质岩自然剖面。目前,已
![]()
保护区不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是旅游胜地。保护区气候条件优越,名胜古迹甚多,在其周围有清朝率兵统一台湾名将”施琅博物馆”,有在闽台一带名闻遐尔供奉妈祖娘娘的“深林寺”、“镇海官”、“百公庙”、“崇真殿”、“宝泉庵”,有壁山栈道、烟墩山峰火台、狮峰石刻等。国务院1992年批准建立的保护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对象为海底古森林、杜蛎礁、海蚀变质岩等,这种类型的保护区不仅在我国独一无二,即便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古牡蛎礁
![]()
主要分布于中潮区,礁体长约500m、宽约300m、厚约20~40cm。从壳体分析,主要以长牡蛎、僧帽、古牡蛎礁为主,直接附着于基岩上,呈原生直立双瓣俱存完整保存下来。根据检测的14C年龄为距今9355年-25800年之间,且大部分样品测得在距今20000-15000年范围内,因此,深沪湾大片古牡蛎生长年代可追溯至25000年-9000年前及晚更新世的最末盛冰期。牡蛎礁由大小不同的牡蛎壳胶结而成,据测定,牡蛎礁分布在古树桩出露区的南面,两者相距约100米,位于中、低潮区。石圳海岸的大圳山是全国少有的变质混合岩典型剖面,包括各种结晶片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等。
石川变质岩区
是著名的平潭一南澳变质带的一部份。本区由于地处适宜的地理位置,有利的地貌部位,因此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并清楚展示其历经早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和所经历的复杂的动力、热力变质作用,使之成为研究该构造带出露最为良好的地点。此外变质岩区由于受海浪、风沙长期作用,形成的诸如浪蚀穴、风蚀壁龛、风动石、象形石等丰富多彩的海岸地貌现象,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也是难得的科普教育基地。
崇真殿
![]()
位于深沪镇港阜居,始建于唐,元末迁建今址。1993年按原样翻建,延二层体的排楼山门拾阶而上,直通天井至正殿,构成元代道观建筑风貌。现殿中还保存着一尊宋代的石雕——玄天上帝。
宝泉庵
位于深沪镇南春居,始终于唐代;原有一山门、二殿宇,本为佛教寺院,宋代配祀道教保生大帝,即有“庵官”之称;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烧毁山门和中殿。八三年华侨集资重建。现宫中完整地保存着清咸丰十年从台湾学甲随驾分灵而来的木雕保生大帝(大道公)一尊以及同期传入的数百方古汉方(内科、儿科、外科、眼科等)。
百公庙
建在深沪东胺沙,庙中供一尊“百公”神像。相传建于一百七十多年前。那年古历二月初九,飓风过后,离深沪不远的海面漂浮着一百个尸体。渔民把试题打捞起来,埋葬在一起,并建小庙以之悼念。
五十四
在“百公庙”北侧,是渔民出入港口的重地,传说在八十多年前有五十四个渔民打扮的试题漂倒此处,故而得名。
海底古森林遗迹
![]()
深沪湾自然保护区所发现的海底古森林遗迹主要分布于距海岸100m~200m外土地寮一带低潮区的潮滩上,退潮时可见分布约1平方千米的古森林,通常水深约2~3m的潮间带,呈三片分布,已发现有60余棵以上。其中22株在中潮区、2株在低潮区。最大树桩面直径达100厘米,最小为30厘米。树桩露出滩面1—30厘米,时有些被沙淹没,据地震仪测定,古树桩埋藏部分的长度可能为20—25米。其原始直立状态保存良好。这些古树桩在沙滩上不规则地集中排列,均呈黄褐色,树皮则呈黑褐色,为罕见的“古树化石”,极具科学研究价值。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地理所等多家单位鉴定,这些海底古森林遗迹以裸子植物油杉为主,夹有皂荚树、桑树、南亚松等多个属种。据多个品种14C同位素年龄测定,其年龄在距今6761±193年至距今7620±130年之间。
保护区的建立,可为研究古海洋、古地理、古气候、古植物,研究台湾海峡地质构造与海平面升降运动及太平洋地质板块运动,研究泉州古港海外交通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深沪湾自然保护区不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是旅游胜地。深沪湾自然保护区三面临海、海岸线长且形态多变的特点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滨海旅游资源,其中以沙滩最为突出。主要沙滩,如围头沙滩、洋下沙滩、溜江沙滩、石圳沙滩和深沪衙口沙滩的沙质优良、坡度适宜、无有害生物,年均水温20℃,5~11月份水温均在20℃左右,日照时数21802h,平均潮差361m,各项质量标准均达到国际海滨浴场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