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林亭

遇林亭位于莲花峰的西南约800米,这里原有一座沟通闽赣古驿道上的长亭,点缀在山环水绕之间,因而得名。“遇林亭”曾经吞吐着华夏龙窑的风云,铸造了惊动世界的宋代陶瓷的辉煌。更加难得的是,虽然历经了八个世纪的沧桑,“遇林亭宋代窑址”却能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在遇林亭宋代窑址博物馆里徜徉,仿佛又回到了古老时空的怀抱。流连在“遇林亭”的宋井、宋桥、陶坊和窑炉之间,亲历着先祖的足迹,目睹着精湛的技艺,尽情地凭吊东方文明的创造者。
遇林亭宋代窑址为宋代建窑系列窑址。建窑是我国八大名窑之一。宋代,武夷山东麓的瓷器生产创造了新工艺,烧制出酱黑釉瓷器,名为“黑建”。“黑建”以独到的工艺,精良的制作风靡朝野,权贵、文人争相罗致,宠爱有加,一度列为宋廷贡品。“黑建”中以碗盏等茶具最得上流名仕与僧侣百姓的钟爱,称为“建盏”。宋代时武夷山的岩茶已经驰名天下。文人雅士流行斗茶习俗,因“建盏”的釉黑能衬出茶色的白,以“建盏”冲泡武夷岩茶成为时尚。茶具以黑釉为上品,称为乌金釉。在遇林亭宋代窑址出土了大量宋代瓷器产品,其中以“茶盏”类的茶具为大宗,大量的“茶盏”釉色乌黑发亮,造型古朴美观。1998年,我国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公约自然·文化遗产:中国武夷山》时,在所撰的申报文本中选录了遇林亭宋代窑址出土的建盏“兔毫盏”图片,深受专家的赞叹。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人加藤四朗慕名来建窑学习黑釉瓷的制作工艺,回国後进行仿造,他因此被日本人尊为“瓷器之祖”。建窑以遇林亭窑和建阳水吉窑为黑建窑系的姐妹窑。
遇林亭宋代窑址在1958年被发现,分布面积约60000平方米。1961年列入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该遗址列入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之内。遇林亭宋代窑址博物馆仿佛是一座典雅的宋代宫殿。殿前小桥流水。殿侧的两座炉窑的护棚宛若两条依山腾起的游龙,又如两条登山幽游用的回廊。馆区的林木、草坪、小塘、古井、宋桥、曲径与殿堂、长廊构成一座古典的园林。遇林亭窑址所出土的碗盏,胎骨粗厚,造型朴实,釉较薄,颜色黝黑发亮,上有兔毫纤纹,大多仿效宋代名窑建窑(址在今建阳市水吉镇)风格。窑址中发现的黑釉碗,图案为山水、花鸟以及吉祥铭文,独具特色。北宋初年,饮茶风盛时,这种碗盏在当时是作为一种茶具。在临溪靠山的扇形缓坡地带,出土的一处大型制瓷作坊区,分布着宋代房基、路基、水井、排水沟、淘洗池等遗迹。其中淘洗池保存最为完整,由4口石块垒砌的长方形或方形水池组成,高低交错。该窑址中有2座宋代窑炉,是一种依山势挖掘地槽平焰式的斜面龙窑结构。窑室前方是半圆形的火膛,内置炉箅,用作烧柴燃火。窑墙用砖砌构,两侧设有窑门,以便装窑出入。最长的一座窑炉长113.1米,每次可装烧8万多件瓷器。
遇林亭古窑址博物馆
建在窑址左侧,馆内用照片、图像、壁画、雕塑和实物展示遇林亭的地理环境、窑址分布、茶艺欣赏和当年烧制成品的状况。
宋代古井,古桥
古井位于古窑遗址后侧,形态古朴,为宋代烧制陶瓷茶具时汲水用而挖置的。古桥位于古窑址的最外沿,为单孔石拱桥,古意斑斑,为宋代烧制陶瓷茶具时所架设的。
龙头洞
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于山北景区刘官寨之北,实为向上敞口的峡谷。清朝,崇安籍儒士裴光绪在洞内鼎建潜龙楼,隐居在此耕读。
广宁岩
佛国岩东南侧,白花岩右。山势平缓,顶部宽广,旧有广宁寺,规模宏大,今废。其旧基面积十数亩,今辟为茶园,但基石及断墙尚存。赤石通向鸡林古道有古亭广宁亭,今尚保存完好。
清源岩
在碧石岩北,金井坑西侧,与白崖右邻。岩中裂隙常年清泉汩汩,集汇至砻心岩麓成一涧流,清澈明净,故名。岩腰有清源寺,为弥陀寺周围五寺庙之一。清道光年间,与弥陀寺同时兴建,今废。庙基有残墙、石级遗存。
砻心岩
在清源岩北麓。其岩极似古时用于稻谷脱壳的砻之芯,直立浑圆,故名。旧有砻心庵,今废,乡民辟为居屋。
白岩
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于龙头洞北莲花峰东侧。石壁皑白,有如白垩。岩长300余米,耸峙峭峻。岩西北壁上、下有3处洞穴。一处石洞内深藏船棺(亦称仙舟)一具,1978年由福建省博物馆考古工作队取出,经测定为距今约3400年前崖墓遗物;1999年,在岩壁上镌刻“白岩仙舟”四字。另两处各藏有圆木棺和陶罐,民间俗称“金猪栏”,现仍保存完好。崖麓有村民聚居地太庙村,推测为古闽越族部落聚居地。村中旧有古民居遗址,名为梅花庄,宅前后遍植梅花,为南宋高士赵泌涟和其弟赵若共同隐居之处。
妙莲寺山门
攀登莲花峰由此开始。从白岩山麓跨越一座小石桥,即见仿宋式妙莲寺山门掩映在绿树翠竹之间。山门门额为“莲峰叠翠”四字,嵌头格的山门楹联概括了莲花峰的自然景色,描绘周围山水之美。
圆山石佛塔
小圆山位于登临莲花峰的叉道10余米处。山阜建有一座实心石佛塔,高约3米,塔形为方柱体。塔四面高处雕刻着坐佛。塔体古朴浑厚,佛像庄严慈祥。从圆山顶可以饱览周围绵延复沓的崇山峻岭。
卧姿观音石
位于登顶山麓右边的一个扁长石窟之内。天然石体酷似一尊卧姿观音,妙相端庄慈祥。
避邪石
位于山道上行的右边。巧匠把路边的山石因形凿就一尊兽身人首的“石避邪”,体态古朴憨厚,民间将其比拟为“泰山石敢当”一类的镇邪之物,祈求它驱邪镇恶、庇佑百姓平安。
儒释交融的岩刻
位于攀顶山道的迎面处。梵文音译的吉祥语、佛联以及理学家朱熹《爱莲诗》等,都镌于巨大平整的石壁上。佛教经典著作《华严经玄记》,盛赞莲花“在污泥而不染,譬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法所污”。而理学先贤周敦颐、朱熹曾先后撰写脍炙人口的《爱莲说》、《爱莲诗》。岩刻充分体现儒、释相通、珠联璧合之意蕴。
佛影婆娑
临近山道的中心段。从山道大曲转处向西远望,一片巨大的山崖横空峭立,巨岩劈皴、皲裂、折叠、伸展,异状纷呈,隐约有古猿、牛、羊、龟、鹿、蛇、蛙的图形凸显其间。它们或纵蹄疾驰,或雀跃欢欣,或仰天朝圣;尤其是硕大的土猿头,更是逼真动人。佛家阐释为:生机盎然的人间万物都荫庇于佛的灵光,故称为佛影婆娑。
半山亭
紧靠“佛影婆娑”的曲转处,亭子依坡而建,不设一根立柱,营构新奇,匠心独运。香客和游人休憩于亭间,恍若登临仙境,浑然忘我。
仙蟾戏巨蟒
位于从半山亭拾级而上的小径左侧。三块路边石组成一组“善战胜恶”的自然雕塑:一只随石形凿成的蟾蜍蔑视着由两块岩石组成的巨型蟒蛇头颅,后者徒然瞪着凶眼、咧开血口,对蟾蜍显得无可奈何。
“真如”石
自然嵌于攀顶山路右壁的一条细长小巧的石罅中。石呈扁长状,镌刻佛家语“真如”二字。
禅骨老树
在“真如”石上行约10米处,可见一株虬枝苍劲的老树生长着。它盘根蜿蜒,恰似佛体骨骼,凸显在苍山之中,隐寓着古佛的禅机,故名“禅骨嶙峋”。
“趋法”峭壁
位于临近莲花峰顶的路左。陡峭的石壁上镌刻“趋法”二字,激励佛门弟子不畏艰难地趋附佛家法门。
莲籽双岩
位于临近莲花峰顶的一片约20平方米的坡地。双岩各呈圆球状,分立两边,酷肖一对大莲籽,故名。左边莲籽岩麓竖立着一尊石佛,坡地后沿放置一排石凳,可供游人和香客小憩。
色空石罅
沿着莲花峰顶寺殿区外门石边的石径蜿蜒而上,即到此处石罅。罅间刻有佛家警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石罅中错落排列8个小泥人。传说唐代高僧扣冰古佛修行时,曾手塑泥人以供寺庙劳役之需。
禅茶居
位于峰顶寺殿区,掩映在翠竹、青松之中,依山傍崖,为一座回廊形双层楼台,匾曰“禅茶”。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负责声明
  • ABOUT US
  • 环球导航网(worldtravelling)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