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全长62.8
![]()
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旅游线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
![]()
游览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朴的竹筏。坐筏观山,极目皆图画,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沿途看到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展示了大自然中极富韵味的参差美。武夷山以竹筏为游览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飞快地滑下浅滩;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剧地转弯。人坐筏上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噪音、无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发翁妪,
![]()
九曲溪曲折萦回的九曲溪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自然美景,溪光山色中熔铸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竹筏飘流,游程约2小时才能把九曲溪的9个曲及18个弯走完。坐上宽约两米、长约九米的仿古竹筏,溪随波逐流而下,两岸美景尽收眼底。
游九曲溪最过瘾,不止是风景宜人,乘竹筏在溪上畅游,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划竹筏的师傅不但划筏技术了得,口才更是不得了,一开口便让旅客笑不拢嘴。他们为每个山峰取绰号,极富玉女与大王优美爱情传说的山峰取名玉女峰、大王峰,两“坨”山峰并排在一起,看起来让人想起女性的骄傲的乳房,得名双乳峰。师傅会开玩笑说:“这双乳峰有垄断奶油市场的能耐。”
游九曲溪最吸引的,莫
![]()
天游峰
海拔408m,相对高度215m。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
![]()
峰顶胡麻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其中最大一幅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题写。意思是说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胜地",理应号称"第一山"。也有人解释说,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占居的名山,就应该是天下"第一山"。
玉女峰
![]()
亭亭玉立于二曲溪南,突兀挺拔数十丈。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扦鬃;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妇。“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是诗人对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
传说在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人洪水泛滥野兽出没的地方。百姓辗转沟壑,无以为生。一天,从远方来了位叫大王的小伙子,目睹这一悲惨情景,便带领大伙劈山凿石,疏通河道。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来的沙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从此,人们在这里开荒种田,劈山种茶,过上了好日子。有一次,天上的玉女驾云出游路过武夷山时,便被这里的美丽情景迷住了。于是她偷偷地下凡留在武夷山,并爱上了这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不幸,此事被铁板鬼得知,他就密告了玉皇。玉皇大怒,下令天兵天将捉拿玉女归天,玉女不从,一定要与大王结为夫妻。铁板鬼就施展妖法将他俩点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两岸。铁板鬼为讨好玉皇,宁愿变成一块大石,也就是现在的铁板嶂。插足在他俩中间。从此,大王和玉女俩只好凭借镜台,泪眼相望了。
玉女峰下是碧绿清澈的浴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传这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玉女峰右侧,是一块巨大的圆石,光洁照人,这就是玉女梳妆打扮的镜台,壁间刻有“镜台”二字,大可盈丈。
明代建州刺史华容谢上箴书,勒于镜台石上的“镜台”两大字,原出自佛家揭语“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朱熹也有“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铄既扫,则室自清”之句,比喻出家人时时事事都要端正身影,清心寡欲,即古时的“正冠镜”、“天鉴”。这是道家文化的体现。
大藏峰
![]()
位于四曲的东面,这是一座巨大的岩峰,陡峭千仞,横亘数百丈。山巅耸拔如檐,岩溜皆滴落水中,叮叮鸣鸣地敲击着水面,恍如鸣奏着悦耳动听的琴音。舟过其下,令人有“甘午吹阴风,昼气黯若夕”之感,人语倬声,空壁回声,饶有趣味。“半岩欲坠潭渚深,昼阳不到午阴阴。洞荒一曲瑶里断,万壑干峰云水沉。”大藏峰下是深不可测的卧龙潭,关于这个深潭的来历,有一段令人惊心动魄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这潭里潜伏着一条恶龙,它时常带领着九条小龙张牙舞爪,追逐嬉戏,搅得天昏地暗,溪水泛滥。有一天,一位仙人路经此地,正见恶龙作怪,便拔出宝剑来,将八条恶龙斩死在潭中,唯有一条小龙摇尾艺怜,哀哀求告,愿意改邪归正,仙人便留下了它,命它在此护佑武夷山。 大藏峰半壁,有两个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甚远。上为鸡岩,洞内有一团稻草,不如何时搁此.至今仍不腐不朽;下为金鸡洞,内小外大,洞口有虹桥板,洞内藏有几具船棺。据史籍记载,峰顶有超真亭、仙史馆、均已废。大藏峰后有鸣鹤峰,上有凝真洞......
小藏峰
![]()
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巍然屹立于三曲的溪南。九曲溪经过峰麓折而向东南,峰体奇耸,峭壁直削。从竹筏上极目仰望,但见东侧千寻绝壁上,几块虹桥板纵横交错地架设于岩隙之间,两具架壑船搁置虹桥板上,半插岩隙之中,半悬陡岩空中,势若凌云乘风鼓棹行驶。北侧半壁的岩洞藏放一具船形棺木,传为十三仙的蜕骨藏放其中,使人联想到仙道仍安然栖息于半岩。临近的另一个小洞穴则纵横架插虹桥板,板上堆放一团稻草。洞前云雾蒸腾,缠绕飘浮,恍若点燃茅薪以备炊煮。此洞又名飞仙台,岩下有学者吴震文的摩崖石刻“架壑船”三字。从玉女峰背面逾越土地岭,缘着1983年新修建的小道和石磴可以直达峰巅。山顶稍平,俯视山下,深潭万丈,令人目眩头晕,险要之处则护以石栏杆。数千年以前古越族山民即由此峰顶坠船放入半岩的洞穴。此峰又名仙船岩,是武夷山中安放架壑船棺最集中、最多具的场所,所以又有船场岩之称。明代学者郑主忠诗曰:“峰名小藏藏何物,万仞悬崖架两船。只为风波翻不着,故留人世几千年。”
![]()
双乳峰
在七曲溪北,二峰并峙似并蒂的莲花灿烂于云端,又名鼓子峰、双乳峰。上有船棺遗址以及石鼓和石鼓道院遗址。峰右斜插云端的是景区最高峰──三仰峰,海拔717.7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