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茫荡山俗称懵懂洋,位于南平市西北部,面积117平方
![]()
茫荡山千峰竞秀,万岩争厅,东部有一条用石块铺砌的闽赣古道,俗称“三千八百坎”。古道全长约5公里,沿途奇石峥嵘,花木繁盛,风卷松涛,触目皆景,是开展森林浴旅游的好去处。著名的溪源“十里游廊”横亘在茫荡山脉的西部。游廊西侧石岩千姿百态,泉瀑奔涌飞溅。
![]()
茫荡山由溪源峡谷、石佛山、三千八百坎、鸳鸯石、莲花山、文山城墙、龙盘峡谷、朦瞳洋、茂地天湖、宝珠、演山等多个经典景区,108处景点组成,人文荟萃,和北宋杨八妹、北宋黄裳、南宋文天祥都有密切关系,流传有许多美好故事,盛行萧公信仰、山中有齐天大圣庙、孔庙等多种宗教祭祀文化。其中溪源峡谷、石佛山景区为最佳览胜处。山中的百合花培植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培育基地之一。半岩村出产半岩茶又称“蜡茶”.在宋代,半岩茶已成贡品,延平茶以半岩出产的茶叶为最。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蜡茶出自剑津”。
鸳鸯石
天下叫鸳鸯石的风景点很多,以福建南平市茫荡山高坪的一对天成“鸳鸯石”最为形似、传神、恩爱。
![]()
南平鸳鸯石传说
福建南平有对鸳鸯石、无巧不成书,广州东平也有一对鸳鸯石,两对石头惟妙惟肖,一对恩爱相偎。一对昂首对鸣,这里其实这和一个家喻户晓悲伤的故事有关。
![]()
《孔雀东南飞》写道“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何处?东平南平觅鸳鸯”。焦仲卿和刘兰芝化为一对鸳鸯,飞到南平这里安家落户,它们恩恩爱爱,幸福地生活着。村民们见到这对美丽的鸳鸯,都非常高兴,常常给它们喂食物,鸳鸯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鸳鸯深受村民珍爱的消息,传到附近的一对老妖精的耳朵里,它们心怀妒忌,要破坏拆散这一对鸳鸯,它们腾云驾雾来到了高坪。老妖精的妖气冲天,被在茫荡山上练武的孙悟
![]()
这对鸳鸯不愿意离开美丽的高坪村和那里的善良的人们。它们化成了巨大的一对岩石,外形就是相望的鸳鸯,高坪村的村民常常到这对鸳鸯石的山上怀念它们,寻找纯真的爱情和幸福。如果要在晴天的中午之前,还可以找到那对躲藏在岩石下面的两个老妖精。
千年过去了,“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这对鸳鸯磐石鉴证了他们的爱情,保佑着每对挚诚相爱的人们。
三千八百坎
三千八百坎,为国家一级景点,因过去从坎脚至坎顶为三千八百级石阶而得名,是我国现存最好的古道之一,拍过同名电视剧。三千八百坎经民国重修,现为五千五百余级。相传过去曾是一条羊肠小路,当年北宋杨八妹带兵入闽,因山路崎岖,
![]()
三千八百坎 三千八百坎始建于何时未见于文献记载。在滴水岩下有石刻“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六月吉日廖地* 叶凤翔改砌”;在距坎顶382 级处道旁岩石上刻有“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六月洪水崩流重砌”。此外,在《南平县志》中,明代诗人咏三千八百坎的诗中都称之为古道,据此可见始建时间相当早。民间传说三千八百坎是宋代名将杨业之女杨八妹领兵到此修建的,故在三千八百坎和茫荡山上,有许多关于杨八妹的传说,如杨八妹点将台、练兵场* 、杨八妹在此破寨后留下的宝剑* 、死后的化身(石佛)* 、杨八妹带来的漫天大雾* 等等。传说流传很广,但并非史实。所以形成这些传说是因为古道历经世故,饱受沧桑,给人留下了许多神秘的地方,而这些传说也成为人们到三千八百坎游览的一种登山探奇的动力。三千八百坎沿途景色随着登山高度的变化而不同,或石壁陡峭、或深谷悬崖;山涧小溪忽在道旁潺潺低唱,忽而在断崖前跌落为瀑布;那远
![]()
文山城墙
文山城墙"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城北茫荡山的莲花山上,城垣旧址长5000余米、宽4.5米,外侧利用天然山脊为陡峭工事,部分地段用石头垒砌而成,虽不及万里长城雄伟,但亦十分壮观。文山墙从南剑州北门约今明翠阁经龙山(今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内)直至环城路后山。外侧多利用自然山脊为天然工事,十分险要。城垣旧址全长约5000多米,宽4.5米、高3米许,部分地段用石头垒砌而成,更多为夯土所筑。遗址后来经造林、开路,严重受毁,地面大部分已不存在,地下墙基尚存。
文天祥于1276年七月中旬到达南剑州后即着手筹建这一带城墙。因为元军南侵陆路必经城北的官道,因此筑城墙成为当务之急。按理说这么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才能完工,但据说文天祥仅用了几天几夜就把这10里长墙筑成了。修筑工事,夜以继日,远近百姓闻风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足见
![]()
演山
位于福建省南平市省级风景旅游区茫荡山岩头村,海拔1300左右,景色如画、瀑布壮观、山高崖危、奇石叠出。经考证,北宋状元黄裳,号演山先生。即此地人氏。宋徽宗访求天下道教遗书刻板的经过颇详。徽宗于政和三年下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所获甚众。政和五年设经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闽县,由郡守黄裳役工镂板。所刊道藏称为《政和万寿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演山先生神道碑》中说他:“颇从事于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家之书,往往深解,而参诸日用。”
黄裳刊印道藏的名气很响,后来明教刊印经书,也借用他的名字。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明教伪经妖像
![]()
茂地天湖
南平茂地镇位于茫荡山上腹地,距离市区大约18公里,海拔1100左右。有天湖景区、森林氧吧、日落悬崖、瑞龙廊桥、龙井瀑布等多个美丽景点,是茫荡山高山旅游的集散地,宾馆旅店众多。
宝珠古村
宝珠是南平人文名村,名人辈出,景色秀美典雅,有“文出宝珠、武出樟湖”之称。村中有晴雨树,是长寿之村。中国的古廊桥,集中在闽浙赣交界一带山区。据说至今保存完好者并不多,而坐落于南平海拔千米茫荡山上的茂地镇宝珠村,
![]()
百合花带来的不仅仅是美丽,还有财富。靠着这花,村人才有力量集资重修数年前几近塌落的廊桥。村西的桥横跨两山,与云峰桥遥相对望;桥的一侧是鸡鸣狗吠的田舍人家,一侧是莽莽苍苍的山野峡谷。桥头挺立一棵大树,每到太阳当午,树下便有蒙蒙细雨,太阳越大,雨量越多。可惜我来得不是时候,无法体验此种奇异现象。桥中一幅横木匾,上书“接龙桥”三个大字,
![]()
据说此树是村中一位陈姓先人所栽,已有数百年历史。此公原本贫穷,为生计抛妻离子外出流浪。后来投军入伍,依靠一刀一枪升至总兵。功成名就后,乔装打扮独身回乡。走至村庄附近,突遭歹徒追袭。情急中躲进瑞龙桥头破庙,方幸免于难。回村
![]()
寿星瀑布、龙盘峡谷
位于岩头村到大横村之间,瀑布秀美,峡谷清幽,
![]()
懵懂洋金交椅
懵懂洋又称杨八妹练兵场,海拔1300以上,山顶地面平坦,传说为杨八妹的练兵场,现仍有金交椅、点将台、石鼓、杨八妹宝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