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尚书第位于泰宁县城区胜利二街福堂巷,与世德堂、
![]()
尚书第建于明天启年间,府第坐西朝东,有主宅5幢、辅房8栋,分5道门沿甬道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120余间房屋皆为砖石木结构。每幢主宅均为三进,甬道、
![]()
世德堂
紧邻尚书第东面的世德堂为元末明初古建筑精品,具有500多年的历史。其主房是一列六幢座西朝东的封火山墙硬山式木构架建筑群,风格古朴,用材粗放。该堂完整地保存了“三厅九栋”的明代民居建筑模式,厅堂连片,安全舒适,集中展现了明代民居的建筑艺术。
![]()
世德堂与尚书第、李氏宗祠共同构成尚书第建筑群,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该建筑群中含有古代官居、民宅、祠堂、客厅、辅房、大庭院等多种功能建筑,重现了古代的部分生活场景,是江南最典型、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精品建筑群落之一。尚书第所在的胜利二街是城里留存的古街,保存着大片明代住宅建筑群。这里居民日常饮水,甚至也使用明代的水井,井圈上刻着“隆庆”、“万历”等年号字样。
李氏宗祠
尚书第旁的李氏宗祠除了有古建筑可看以外,也可以看泰宁特有的梅林戏,体验泰宁独有的人文气息。这里现在已经改建成了演艺馆,是泰宁县梅林戏剧团的驻地。在有游客来访时,这里一天会上演8次梅林戏的片段。
五福堂
![]()
在泰宁县城内胜利二街福堂巷,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的府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座西朝东,南北长87米,东西宽60米,占地面积5220多平方米。庭院前的甬道分南北二门进出,北端进门设仪仗厅、接客厅。甬道设五重门楼,全宅门额都嵌有石匾,从南端起分别题刻着“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字样,匾额的枋檩柱头雕刻着各种精巧图案。在门斗的石阶列一对抱鼓石,高2米,宽0.92米,鼓座雕着双狮戏球、云龙、花卉的图案。门墩墙基刻有荷墀托、莲裙座、竹节衬柱等精美图案。尚书第所在的胜利二街是城里唯一留存的古街,
![]()
尚书第保持了明、清以及民国至今的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浓缩了古代建筑的生活场景;周围亦有城中留存的老街及古代民居。这里居民日常饮水,甚至也使用明代的水井,井圈上刻着“隆庆”、“万历”等年号字样。 尚书第售票口旁的李氏宗祠除了有古建筑可看以外,也可以看泰宁特有的梅林戏,体验泰宁独有的人文气息。这里现在已经改建成了演艺馆,是泰宁县梅林戏剧团的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