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山温泉景区
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因左侧桃花峰上桃花遍岭而名,
![]()
黄山温泉
又称汤池、汤泉,黄山“四绝”之一,古名朱砂泉,位于黄山紫云峰下。已有千年历史,自古享誉九州。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泉水异常清澈,无色无嗅,其味甘美。常年水温
![]()
黄山温泉位于皖南款县以北黄山风景区逍遥溪边,风景秀丽的紫云峰下。源头石壁上有古人“天下名泉”、“飘然欲仙”等题刻。黄山温泉古称汤泉、汤池。因冬夏常温,四时如汤而得名。古书记载:“黄山旧名黯山,东峰下有朱砂泉,可点茗。”
![]()
黄山温泉位于悬崖之下,泉甘且冽。关于黄山汤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周书异记·神仙传》云,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胎息于容成子,吐纳而谷神不死。获灵丹而浮丘翁,遂思超溟渤,游蓬莱。乃告浮丘翁曰:“愿抠衣躬侍修炼。”浮丘翁曰:“择贤而师,学必精奥;栖隐胜地,业则易成。炼金为丹,必假于山水,山秀水正,其药乃灵。江南黯山,据得其中,云凝碧汉,气冠群山,神仙止焉。地无荤辛,境绝腥腐,古本灵药,三冬不调,名花异果,四季皆有。山高木茂,可为炭以成药,进泉直泻,状如飞布。下有灵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若能斋心洁己,沐浴其中,饮之灌肠,万病皆愈矣。”黄帝遂命驾。与容成子、浮丘翁同游此山。
因为黄帝在此炼丹修真,于是历代文人墨客曾沐浴黄山汤泉,留下了许多赞美诗篇。宋代曹径有诗《黄山汤泉》曰:“山与红尘远。人凝碧落游。振衣新浴罢,彻底自风流。”
![]()
《游黄山记》中详细描绘了汤池温泉:“泉自朱砂峰而来,洼为小池,荫以丰岩,深不逾二尺,而泉自沙底泪泪起。池北冷泉出石罐,两水相和,得不炽。凌冬冷泉涸,则水愈温。池之东隅有隙以流,其恶水随浴而净。而朱砂泉其气清芬,故天下多温泉,而黄山为之冠云。”
此外,汪碧玉暖如许,半口熏风坐未央”、“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等赞美汤泉的诗句举不胜举。
![]()
传扬黄山温泉久旱不涸,霆雨不溢,四时如汤。其实,这与其地质成因有关。黄山温泉属于构造泉,分布在黄山花岗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带附近,泉水自花岗岩体的破裂带溢出。黄山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42 0C左右,流量每昼夜约400吨上下,
![]()
黄山温泉属碳酸型的温泉水,矿化度约0.08克/升,PH值为7一8,Si02含量为45毫克/升。水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和钙离子偏高,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水温高,水质洁,饮可健身,浴可消疾。所以人们都乐于去涤污去尘,祛病爽兄黄山温泉,是黄山接待的中心。如今在温泉出露的10多处均建立了温泉浴室和温泉游泳池等设施,游客旅途或登山疲劳,入浴池浸泡片刻,便会疲劳全消,心身轻快。
![]()
黄山温泉水质是含重碳酸盐等多种矿物质的淡泉水,不含有害物质,可以泡茶酿酒。自唐代开发以来,享誉千年。相传轩辕皇帝曾在此沐浴,须发尽黑,返老还童。据科学测定,泉水终年温度在四十二摄氏度左右,每小时流量约45吨,即便遇久旱亦不干涸。泉水清澈甘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阴离子和人体所需的铝、镁、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可饮、可浴、可医,对医治人体的消化、神经、心血管、风湿皮肤等病症和消除登山疲劳均有显著的疗效。古人对温泉的治病保健效果归纳为:“饱浴之忽饥,醉浴之忽醒,郁浴之忽舒,昏浴之日月开朗,劳浴之营味安和”,对黄山温泉的健身保健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朱砂泉
![]()
又名灵泉,传说轩辕黄帝在此泉中洗澡后,头发变黑,返老还童。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在《题黄山汤泉》中,也曾有赞黄山温泉有使白发变黑的神效:“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景将此泉正式敕命为“灵泉”。说灵泉有能使白发变黑、返老还童的神效,难免夸张、传奇。然而,灵泉为地壳深处的地下水沿岩石裂缝上升流出地表而形成的,久旱不涸,水质清净,可饮可浴,常年水温保持摄氏42度左右,含有微量的氯、钠、钙、镁、钾、铁和放射性氡气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系统变性的疾病是有较好疗效的的。
黄山泉水盛产朱砂的传说由来已久。李白诗句中的“渴饮丹砂井”中的丹砂,就是朱砂的异名。“朱砂泉”一名,是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温泉冒红水的现象而流传开来的。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一次是在宋元符三年(1100年)
![]()
在《黄山领要录》中,还有两次记载。如“成化(1465-1487年)中,泉赤三日,人无知者,一僧浴之,寿百岁。”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朱砂见,遍溪皆赤,香闻数里。”最近的一次据说是在1948年,当时在黄
![]()
由此可见,黄山朱砂泉曾多次涌流红色泉水的传说是可信的,确有其事。那么,此泉水变红是什么缘故呢?对此,古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除了误将红水当作含有朱砂的水以外,还错误地认为温泉的形成,是与朱砂有关的。《黄海》一书里阐述黄山汤泉时,曾引用《仙经》的话:“山石出硫黄朱砂,其水即热汤。”清朝汪洪度在其《黄山领要录》中也说,天下泉之不藉硫而温者有三:骊山以巩石,安宁以碧玉,黄山以朱砂。黄山温泉属无硫温泉,古已知之,显然其水变热被误认是朱砂引起的。然而这种传统认识却被许多人所接受,以致廖误流传,延续至今。1933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里就曾这样描述:“温泉中亦含朱砂质,即偶折松枝,中亦含赤色之朱砂。”难怪黄山“朱砂泉”一名沿用至今了。
![]()
人字瀑
古称“双龙瀑布”。温泉旁紫石、朱砂峰间,一源二流,形如“人”字,瀑长50米,如两条白龙直下,声震山谷,气势磅礴。观人字瀑须在雨天或雨后,久晴不雨则难见到。瀑床间岩石凿有云梯磴道,名“罗汉级”,古人由此登山。
百丈泉
百丈泉,位于紫石、清潭两峰之间,距温泉景区较近。每当雨季,巨大的悬崖上,瀑水奔流,直泻百米,犹如白练长垂,疑是银河落地,气势不同凡响。久晴之后,瀑小成泉,涓涓细流,若断若续,长空一线,忽隐忽现,又别有一番诗意。观百丈瀑以观瀑亭的位置最好。
黄山的温泉与奇松、怪石、云海组成黄山一方立体、动态的画,非画家所能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