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徽州文化园位于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国际旅游度假开发
![]()
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清风徐徐,波光潋滟。“折桂桥”,取自“蟾宫折桂”,有登桥步入仕途之意。在歙县雄村,还有中举者在庭院中植桂花树一株的习俗。著名的竹山书院桂花厅里数十株月月桂、八月桂正是徽州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的
![]()
徽州,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素有“东南邹鲁”的美誉。徽州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它和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园设计为徽派园林,以碑廊、碑亭、碑墙、碑园为主线,通过紫阳书院、徽商纪念馆、新安书画苑、古徽四宝斋、徽戏楼、徽菜馆、徽茶品茗阁、新安药堂等景区,集中展现徽州文化所代表的中国明清四百年历史文化精华,是融民俗风情、山水风光和历史古迹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学术交流、文化考察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旅游园区。
由碑廊、牌坊群、徽派盆景园、紫阳书院、新安画苑、古徽四宝斋、新安药堂、徽商纪念馆、徽戏楼、徽茶品茗阁、徽菜馆、文昌阁、五凤楼等部分组成,全部开放后,
![]()
牌坊群
牌坊和祠堂、古民居被称为“徽州古建三绝”。作为中华封建文化的物化象征,牌坊是最有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牌坊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建筑。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标志坊,第二类是功德坊,第三类是节烈坊。徽州有牌坊之乡的美称,牌坊与古祠堂、古民居并称为徽州古建三绝。牌坊大多以“忠、孝、节、义 ”为题材,由皇帝旌表“模范人物”。徽州文化园将散落徽州偏僻乡间较有特色的八座牌坊按原形复制到这里。“程朱阙里”坊告诉人们徽州是理学大师程颐、程灏、朱熹的祖籍之地,他们的理学也渊源于此。
![]()
黄山碑廊
徽州文化园把一些出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或书画家之手的黄山诗章刻成碑列成廊,让人们通过这些优美的诗文和精湛的书法的欣赏,揭示黄山独有的美学内涵,丰富灿烂的徽州文化。
![]()
文化园碑廊里会集了海内外37位名人名家的书法力作,篆、行、草、隶、楷一应俱全。艾丰的“如此黄山未入岳,何叹世事多不公”泛出几分哲理;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对黄山可谓情有独钟,这从他的“古人之所以好山水者,以其有助于自修也,黄山尤胜”中可以看出;韩国金永洙在《闻黄山形胜》中不无遗憾地写道:“中外名胜有黄山,今古贤豪迹不闲。自愧身居东海外,神驰无未白云间”;狂草“天上山”逸兴横飞,酷似一幅泼墨山水画……
文昌阁
文昌阁为砖木塔式两层六角形阁楼,因阁内供奉文昌帝君取名“文昌阁”。“文昌”有文化昌盛之意,楼阁作
![]()
五凤楼
一般只在建筑宗祠时,把它作为祠堂的仪门,既增加祠堂的威仪,又寄寓宗族人才辈出的含义。
![]()
徽派盆景园
徽派盆景作为中国盆景六大流派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歙县卖花渔村为徽派盆景的故乡。文化园内的徽派盆景以游龙梅、劈梅为代表,造型古朴奇特。黄山松、榔榆、腊梅、紫薇桩雄健有力。混合嫁接的梅花、紫薇一树多花,美不胜收。黄山杜鹃、黄天女花争奇斗艳,婀娜多姿,今人赏心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