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
![]()
凌家滩遗址因其各类遗存齐全,文化内涵丰富,被列为上世纪中国100处考古遗址大发现之一。专家评价,凌家滩遗址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文明,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凌家滩遗址有多个方面为全国考古发掘中所罕见,包括玉人、玉龙、玉鹰、红陶土块建筑遗迹、东陵玉、玉钺及斧、玉管微雕、石钻、玉戈及玉虎首璜、人工巨石堆等。判读出土遗存所携带的史前文明信息,专家们推断,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既有大型宫殿、神庙等标志性建筑以及布局整齐的房屋、墓地,又有护城濠沟、手工作坊、集市和大批礼器。在凌家滩遗址发现的1000多件玉器中,种类之多,造型之美、制作之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他古文化遗址不能比拟的,具有重要的考古、历史、科学和美学艺术价值。凌家滩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个玉人,方脸、阔嘴、细长目,呈站立姿势,背面扁平,有对钻的小孔。
研究发现,5300年前凌家滩的先民,用直径不超过0.17毫米的钻管在玉器上钻出直径0.15毫米的管孔芯,比人的头发还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微型管钻工艺技术。凌家滩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文物——玉龟和玉版。玉版的八方图形与中心象征太阳的图形相配,符合我国古代的原始八卦理论,玉版四周的四、五、九、五之数,与洛书“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中央”相合。专家推测,玉龟和玉版,有可能就是远古洛书和八卦。
![]()
专家们发现,凌家滩的玉器,体现了“玉器文明”时代人们把玉器饰品功能转向具有社会功能,突出表现出玉礼器的作用和地位,表明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体现了“玉器文明”时代权力、财富、审美、宗教的宇宙观。另外,从凌家滩的墓葬分布、随葬品差异和出土的各种不同用途的文物,可以得出这个时期的凌家滩已经出现军事装备、权力人物以及贫富分化,私有制也因此诞生的结论,具备了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
在同时出土的大量石器中,有一个被誉为“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石钻。石钻呈梯形,上细下粗,两端都制作有钻头。钻头一端粗一端细呈现螺纹形,这充分表明,凌家滩先民已经认识到旋转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已达到较高的水准。
考古工作者此前试掘钻探发现,长90米、宽30米、
![]() ![]()
历史学上的传统观点认为,中国的文明始于甲骨文时代,所以才有“上下五千年”之说。这个结论,是以文字符号的出现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正确与否,考古界和史学界早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质疑。然而,自凌家滩文化遗址(安徽省境内)、良渚文化遗址(浙江省境内)、红山文化遗址(辽宁省境内)、兴隆洼文化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相继发现以后,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使人们认识到,在甲骨文时代之前,我国南北各地都存在过发达的玉器文明。从时空方面来考察,凌家滩古代玉雕呈现出明显的超前性,其器类、形制、纹饰或雕工,不见或罕见于同时代其它地区玉文化,而流行于后世的玉文化。
凌家滩的玉器,体现了玉器文明时代人们把玉器饰品功能转向具有社会功能,突出表现出玉礼器的作用和地位,表明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体现了玉器文明时代的权利、财富、审美、宗教的宇宙观。另外,凌家滩的墓葬分布、
![]()
凌家滩出土的玉龙更是令世人震撼。五千多年的漫长时空,在这件玉龙上如此神奇地叠合起来,真令人不可思议。而龙正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凌家滩文化遗址,大量出土的文物所携带的史前文明信息,令学术界不能不重新认识和审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据考古专家描绘,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既有大型宫殿、神庙等标志性建筑以及布局整齐的房屋、墓地,又有护城濠沟、手工作坊、集市和大批礼器。专家认为,凌家滩古城展现出的失落久远的灿烂文明,将使中华民族文明史由“上下五千年”延伸到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由此可见,这已失落了的玉器文明时代的辉煌成就,表明玉器文明正是中国古代早期文明起源的重要标
![]()
凌家滩遗址不仅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的曙光”,更是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有关专家提供的凌家滩遗址全貌的遥感图片显示的景象令人惊诧:整个遗址的全貌不仅酷似一座卧佛,而且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北玄武南朱雀”的风水学说。但是,对于还处于图腾信仰阶段的远古先人,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古人们特意择风水宝地而居,让人不得其解。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各种文物,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研究中国早期原始哲学思想的产生、社会伦理、审美观念和宗教礼仪的存在方式,对古代社会组织的构成和变革,私有制、阶段和国家的产生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此外,据考古发现,凌家滩古聚落区以不同的台阶为界线,明显划分成四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具备初级的城市规划
![]()
这可以证实早在53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河图和洛书的观念。凌家滩出土的玉龟和玉版的图形,证实5300年前就有这种历法存在。而此前的考古证明,律历最早只在夏朝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