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王安石游览此山,写下著名的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现被国家教育部选为高中必读课文。游记中,展示了华阳洞险、奇、美、绝四大特点。洞内历代文人雅士泼墨于洞壁,镌刻于岩石。华阳洞被誉为天下第一名洞,洞内钟乳石影倒挂,怪石嶙峋。洞深
1600米,有10大景区,
![]()
鸡笼山原名亭山,历山,又名风台山,位于和县城西北25公里的巢宁公路北侧。鸡笼山群峦连绵,主峰海拔275米,顶冠巨石,状若鸡笼,群山环抱。鸡笼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有风林禅寺、花山、陡沿和如方山等景区。山上有“南天门”、“一线天”、“百岁缺”等景点,幽险奇绝,蔚为壮观。“百岁缺”为悬崖裂缝,口近二尺,常令游人望而却步。因传跨越此缺的勇敢者能长命百岁,故名。 鸡笼山还是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相传东汉末年金佛、金乾和金坤三兄弟曾在此山悟道成仙,被后人奉为"三毛祖师,供其塑像于三清殿之中。唐末名道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
![]()
鸡笼山素有"江北第一名山"之称。历代学士名流,乘兴游览,托物舒怀,每多吟诵。明太祖朱元璋游山后作七绝一首:"罢猎西山坐拥旗,一山出地万山卑,崔嵬巨石如天柱,撑着老天天自知。"山中遍布参天古树,面积4500公顷,立木积蓄16万立方米。迂回于山间小道,目不见天,宛如置身碧海,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扎营喜得太子,特别赐"淳熙观"匾额为"寿宁宫"。由于历代兵火洗劫,原来寺观多毁,现有凤林禅寺等得以修茸开放。
银屏山
巢湖城南重延群山中有一座气势雄伟的高山,因山上有一块巨石,色如白银,形似花瓶,故得名“银屏山”。 它座落于烟
![]()
山上有个仙人洞,集奇花、怪洞、异木、古寺、名亭、高阁于一地而著称。洞口悬崖之上,生长着一株苍劲翠拔的奇花棗千年生的白牡丹.仙人洞洞口的上方,有一势如斧削,高达五六十米的绝壁,岩石缝里,生长着一株苍劲翠拔、缥渺超脱的奇花。这就是千百年来被民间誉为"天下第一奇花"的银屏白牡丹。每年谷雨前后,牡丹花盛开,根据花开朵数多少不等,能够预示当年旱涝天气。仙人洞前,生长着一对孪生楠木和一株九桠阔叶杨柳,风姿绰约。
![]()
牡丹亭三层八角,则被喻为“安徽第一亭”。座落于银屏峰巅,为徽派建筑风格,登上亭顶,无限景致,尽收眼帘,北眺巢湖帆如飞鹜,南瞰长江波似银练,云山叠映,烟水氤氲,一派诗情画意。
龙兴寺古称“江北九华”,香火旺盛,矗立于银屏山最高峰的观音台上,始建于清代。 从牡丹亭到龙兴寺已开通了观光索道
周瑜墓位于庐江县城关镇东门外朝墓巷。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庐江”古郡名,古舒县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周瑜在准备起攻蜀时,“道于巴丘(今江西新淦)病卒”,时年36岁。灵柩运往芜湖,孙权哭祭之后,“命厚葬于本乡”。诗人彭教有诗云:
一代英雄土一抔,寒云衰草翳荒丘。
烟消赤壁人何在?月满长江水自流!
已见有功成鼎足,谁云无
![]()
功名未就身先卒,日落青山万古愁。
据《增补事类统编》和《庐江县志》载:“周瑜墓在庐江县东门外横街头”(即朝墓巷)。明《一统志》载:“周瑜墓在庐江县东门外安丰乡”(古庐江城东为安丰乡)。此处今有墓巍然,墓前有碑,这就是明正统七年(1442年),提学御史彭勋,令知县黄金兰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的碑。
周瑜墓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墓地约5亩,北域高约8尺,有封无表,平地起坟,以3×6×12小车纹汉代大砖砌成,墓门向东,墓周围绕以石刻栏杆,旁建木质六角“谈笑亭”。历经千年,冢塌亭倒,石栏毁灭无存。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提学御史彭勖令知县黄金兰重加修葺,并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碑碣。清咸丰年间,墓址又遭破坏。民国31年,国民党桂系驻庐部队一七六师五二六团团长覃振元掘墓,后又
![]()
1989年周瑜墓被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募捐、划地;1993年,庐江县委、县政府决定,拆迁墓附近26户村民住房;2002年,庐江县文化旅游局对周瑜墓冢进行了重新修复,为利用有限空间,便于游人参观,根据省文物局专家建议,将墓冢改向朝南。2005年,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