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霸王祠古名项亭,又名项王祠、英惠庙、项羽庙,位于
![]()
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在江苏宿迁,祖辈世代为楚将,祖父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杀。继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项羽随叔父项梁于吴中起兵响应。次年始,攻下邳,败秦嘉,拔襄城,援东阿,围外黄,战巨鹿,袭章邯,前后八年身经七十于战,所向披靡,无一败北,在消灭秦军主力,推翻暴秦统治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垓下之战,项羽败走乌江,一路留下许多动人传说,人们为纪念这位千秋俊杰,筑庙建寺,千古香火不衰。有一首诗大家可能很熟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霸王祠”,就是
2000多年前楚汉相争,
![]()
西侧殿内陈列有项羽生平年表、楚汉相争军事路线图及依据历史史实概述项羽兴衰过程的8幅版画,同时还陈列有关项羽的文字、书刊,和出土的汉代器皿。下面介绍一下8幅版画的内容:
“壮志凌云”
说的是秦始皇得天下后怕天下人不服他,便率领大队人马由北至南一路以巡视为名,实为炫耀自己的武力。在途经今天的绍兴一带时,项羽随叔父项梁在观看的人群中,看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后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说,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也可以取代你现在的位置。吓的项梁赶紧捂住他的嘴,
![]()
“吴中揭竿”
讲的是继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项羽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也就是今天的苏州揭竿而起。项羽时年24岁。
“破釜沉舟”
说的是秦将章邯率军包围了赵国的首都(今河北邯郸),赵王写信向楚怀王求救。怀王任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偏
![]()
“鸿门宴”
项羽、刘邦早年有约,谁先攻入咸阳城谁先称王。虽然此时项羽的军事实力大大超过刘邦,但因为刘邦一路上避实就虚,反倒先进了咸阳城。他听从了张良计,大开城门,将所有的宝物原封不动,等待项羽的典验。项羽在来到咸阳之前,得知刘邦已先进城,大为震怒,后得知刘邦并没有做什么不应该做的事情,
![]()
“定都彭城”
![]()
说的是项羽灭秦后,在今天的徐州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封天下各路诸侯。因为分封不公,故内部又起了祸乱,楚、汉相争的序幕也从此拉开。
“霸王别姬”
据说项羽在垓下被困后,听见汉军都在唱楚地歌声,他想难道楚国都已被汉军占领了吗?便与虞姬在帐中饮酒、唱歌。项羽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边舞边唱道:汉军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虞饮剑而亡。
“垓下突围”
这时汉军又一次冲杀上来,无奈中的项羽只有带领剩下的将士们冲出重围,来到了驷马山后,仅剩随从28骑。他仰天
![]()
“引剑乌江”
大家请看这幅版画,充满了凄凉、萧瑟的气氛。一代英雄项羽手杵宝剑,面向滔滔江水,低头而泣。不禁让人想起陆游一首诗的最后两句:“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项羽没能听取范增建议,终究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来到享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的两副楹联。两边的
![]()
进入殿中看到的是一尊项羽全身立像。由于2200年过去了,项羽到底长什么样子,已无从查考,史书说其足“重瞳戟髯”,据说中国历史上仅有两人长的是重瞳子。一个是尧、舜、禹的舜,一个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说他们一个眼睛长两个瞳仁,两个眼睛长四个瞳仁。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髯是胡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胡子长得象戟一样坚硬,他的身高经过推算折合现在的1.91米。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文韬武略自然是学过不少,再加上这奇特的长相,看来确实是有点吓人。民间传说中的项羽足神灵所化,有个典故叫“龙生虎养凤遮荫。”说他是东海龙王在三公主所生,生下来的项羽七七四十九天不睁眼,到了第四十九天睁开眼后伸了个懒腰,结果一拳把他母亲打死了,这时就有一只母虎过来给他定时哺乳。刮风下雨的时候,有一只凤凰飞过来给他遮风蔽雨。民间还传说他的能量大极了,叫做:“恨地无环提起地,恨天无把拉下天。”就是说如果地上有个够大的环,他就能把地给提起来,如果天上有个够大的柄,他就能把天给拉下来。
享殿后面的两副楹联。中间这副是原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所题,边上这副楹联是乌江当地人清代贡士范琴波所作、现中国书协副主席朱丹所抄,内容是: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这副楹联很值得玩味。上联的意思是: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项羽大多是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看来的,虽然说司马迁是一位很公正的史官,但他毕竟是汉朝臣子,他在写楚汉相争的时候难免会有失偏颇之处,言下之意,现实生活中的项羽应比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更了不起;下联的杜师雄又名杜默,是宋时今和县南义乡丰山杜村人,善歌赋,与文豪欧阳修、诗豪石曼卿并称三豪,其人虽有才学,但运气不佳,屡试不第,终生未能做个象样的官。说这一年他又参加乡武,成绩公布后,又未考中,他心情相当糟糕,在回家之前,途经乌江,来到霸王庙,点上一柱香,烧了起来,烧着烧着,他竟未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登上像台,抱着项羽的塑像嚎啕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说到:你项羽是千古独步的英雄,你为什么就当不了帝王,我杜师雄也算是当今一豪士,我怎么就中不了举人,这难道是命吗?越哭越伤心,这时庙里的庙祝走出来说:你这样哭会惊动神灵的,况且天色已晚,你还是早点回去吧。送走杜默后,庙祝清理案台,一抬头,看见项羽塑像的眼角也挂下了两行眼泪,说是人与神的思想发生了共鸣,这就是“至今墓木有余悲”的来历。
霸王祠有两块石碑,一块是唐人杜牧所作,全文是:胜负兵家事有之,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胜负是兵家之常事,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要能忍辱负重,如果当年项羽听从乌江亭长建议过得江去,江东从来都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您率领他们卷土重来的话,那么历史将可能改写。言词之中不难看出对项羽充满了同情和惋惜。旁边这一块碑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做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可不象诗人杜牧那么客气,而是严厉批评了项羽,他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项羽2
![]()
最后到衣冠冢、墓道区。通往墓室的墓道两侧皆为雕刻的汉代画像,墓道的尽头是一个汉代楠木古棺,事隔两千年还保存相当完好,是一件相当难得的文物。衣冠冢是如何而来?据说项羽自刎乌江后,被汉军五员将领将其尸首分成五块,各人取得一块回去邀功请赏去了。汉军撤退后当地百姓因敬仰项羽英名,将战场上剩下的破碎衣服、铠甲收拾起来,挖坑掩埋了。后历朝历代人们筑庙建寺,千古香火不衰。当地有一首民谣:太阳正顶又正中,仙鹤头上一点红,张生取弓就来打,黄连一把托住弓,托住弓来托住弓,教你行善莫行凶,霸王行凶乌江死,韩信用计一场空,得饶人处且饶人,人到何处不讲朋。
![]()
史书载:霸王祠最盛时有厅、殿、厢、室99间半之多,自唐而降,官民依时祭祀,千年香火不断。50年代初,霸王祠是一座古老的四舍院式的庙宇,门联红底黑字:“山襟水带,虎啸龙吟。”门首高悬“拔山盖世”金字横匾,大殿内供着霸王和虞姬的神像,两旁木柱挂着清朝贡生范琴波的对联:“司马千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是豪土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正中为享殿,殿中竖仿青铜霸王立像一尊,高2.6米。眉宇间透出一股杀机的项羽,显得骄矜刚愎,神武剽悍。
历史评价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充分肯定项羽的功绩,说项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项羽在战场上英勇异常,“瞋目叱之”,敌将“目不敢视,手不敢发”,而平时却“见人恭敬慈爱”,“人若有病,涕泣分食饮”。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一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是反秦斗争中指挥起义军摧秦军主力的胜利者,虽然他在同刘邦的角逐中失败了,但他的见义勇为、敢作敢当、光明磊落的品格,成为人们心目中英雄的典范,使人永怀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