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耦园在苏州市内小新港巷,因有东、西二园,故名。东园
![]()
池水形状狭长,自北而南,有水阁跨于水上。阁内有岁寒三友落地罩,形制大,琢刻精,有“罩王”之称。西有长廊,曲折通向东南隅的听橹楼,登楼可观园外景色。
耦园地处娄、相二门间的小新桥巷。全园布局,颇为得法。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实为值得游赏流连的去处。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
![]()
东园面积约4亩,以山为主,以池为辅,重点突出,配搭得当。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这在苏州园林中较为少见。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重楼复道,总称“城曲草堂”。西园面积更小,以书斋及织老屋为中心,前有月台,宽敞明亮,后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树木又建书楼一座;其南亦有一院,为不规则形状,西南角设假山,设置花木,间置湖石,显得幽曲有趣。东花园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精妙佳构。
黄石假山气势雄伟,浑厚古朴,属苏州园林假山之上品,素有盛名。东侧主山,陡峭险峻,名“留云岫”,西侧小山,山势平缓,名“桃屿”,两山之间有一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名“邃谷”,主山东边转为绝壁,直泻水面,是全山最精彩处。
![]()
西花园有“织帘老屋”、“藏书楼”、“鹤寿亭”诸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西北置石假山,东南为水池。北端主厅城曲草堂,为一重檐楼屋,下有主厅三间,上为重楼复道,与住宅毗连,为苏州园林的罕例。堂前的黄石假山堆叠手艺高超。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
![]()
全园主景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平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直削而下,临于水池,绝壁东南设磴道,依势下至池边,此处气势为全山最精彩处,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坡度渐缓,止于小厅右壁。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而绝壁东临水池,假山体量与池面宽度配合适当,空间相称。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随风摇曳,平添了山林趣味。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耦园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耦园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
![]()
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值侨寓吴中养病的苏松太道道台湖州人氏沈秉成购得废园。时沈氏有归隐之意,故聘清画家顾沄设计,扩地营构,建成现状,易名“耦园”。耦通偶,寓夫妇偕隐意。耦园占地约12亩,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列两边,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