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莲花山古称新甫山,因九峰环抱状似莲花而更名,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99米。此山为一断块隆起的山地,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地学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而奇特,其中晚太古代早期(距今28-30亿年)形成的科马提岩是迄今世界发现的4处典型地质遗存之一。莲花山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志载:"秦始皇东巡驻跸,汉武帝封禅于此。
莲花山东西锦延15公里,南北兼跨新泰、莱芜两市,大小山脉十余条。它以其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并逐步发展成为佛家圣地,现有较完整的历代碑刻150多面,历代石刻200多处,现存古建筑遗址有云谷寺、行宫、太平庵、高泉寺、王禅寺、八封殿、甘露堂等。云谷寺是规模最大的古建群体,主体建筑大殿、三佛殿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莲花山省级森林公园主要林种为风景林和防护林,现有
![]()
山上还存有汉武帝庙、甘露堂、炼丹院、炼丹炉遗址。至唐代以后,佛教传入,大修佛教寺院,有云谷寺、高泉寺、太平庵、八卦殿、观音院等。主殿均供奉观世音,并逐渐发展为观音菩萨的北方道场,有"观音胜境,北方普陀"之誉。历代雅士云集,留下大量的赞美诗篇。
莲花山有山门,门内地势开阔,被称作观音广场,是观音显圣说法、普救众生的法场。沿路上走,为汉武碑亭,内有汉武
![]()
莲花山更多的魅力来自于今天被我们称为"佛学"的一门旷古学问,除了那些深奥的佛经梵语和悠远的理想,这门古老学问还告诉人们最为现实和超前的生活态度。千百年中,它带来了众多宫殿般的庙宇,奠定了莲花山作为中国北方最大观音道场的基础。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莲花山佛教文化活动日,及六月初六莲花山民间庙会,从观音院到云谷寺,香客如涌,秩序井然,场面蔚为壮观。佛教文化与北方民俗的巧妙融合,使莲花山成为与浙江普陀山遥相呼应的北方地区独特的观音胜境。
观音院
沿梵音亭前行为观音院,为莲花山风景区山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北方中心道场。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
![]()
云谷寺
云谷寺处在东西两座高峰之间山谷中,海拔700余米。这里经年祥云缭绕,法喜常伴,故名"云谷寺"。它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种优美宜人的生存环境,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心旷神怡,也使前来朝拜或游赏的人士如置仙境,流连忘返。附近山崖上的"人间天上"石刻,刻画出了云谷寺所处的仙佛境界。
魏家峪水库
莲花山山水风光旖旎,五云涧上端的子母泉,由于崖间巨石横卧,形成了上泉下流的独特景观。真正代表莲花山水缘的是位于莲花山入口处西侧的魏家峪水库。这个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水面的人工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映莲湖,因为每逢晴日,整座莲花山会倒影湖中,形成平湖映莲景观。
秀水潭瀑
![]()
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秀。莲花山有秀水九条,潭瀑一百,雨季水量大恢宏壮观,旱季水量小潺潺灵动。通天河、青龙潭、子母泉瀑布、云谷飞瀑为游客津津乐道的水景。特别是子母泉瀑布,是山东著名的瀑布之一,它实际上是一处悬瀑,因水从石缝流出而俗称为泉。因有巨石相隔,瀑水分成两股,左边水流大好比为母泉,右边的水流小好比为子泉。子母泉两边的悬崖陡峭直立,抬头仰望,只能看到一线蓝天,所以,这里还被称为一线天。子母泉瀑布左边是天然洞窟潮音洞。洞窟虽小,可因里面有观音结伽趺坐显得灵气有加。潮音洞口面朝五云涧,上有峭壁耸立,右临清泉净水,四周绿树成荫森林茂密。云谷飞瀑是莲花山最主要的瀑布景观之一,水流由两座高峰之间的数条溪水汇聚而来,沿断崖顺势而下,落差达50余米,在雨水充沛时尤为壮观。云谷飞瀑水流直下后经过两处断崖,又形成了两个瀑布,成为莲花山云谷三以迭瀑,终年奔泻不息,在树影衬托之下若隐若现,好似一条长练随风起舞,婀娜多姿,别有风情.
奇石
莲花山所处地域在28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五次大的地质地壳运动,经过凸起、断裂、崩塌,才形成了莲花山山势陡峭、奇峰林立、沟深谷幽、流泉飞瀑、岩石奇特的模样,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在莲花山上,与佛教有关的奇石奇树不计其数,天成观音、金蟾望月、经书五卷、罗汉推车等百余处奇石,不但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而且还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特别是位于观音崖上的天成观音巨型奇石,酷似结迦趺坐的观音菩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趺坐式天然观音。现在在央视及山东卫视播出的莲
![]()
近几年,为了打造好莲花山"观音胜境、北方普陀"旅游品牌,当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新修了莲花山旅游专用通道和三个大型生态停车场,改造了京沪高速新泰出口、果都出口,滨新高速新泰出口至莲花山的公路,沿途均设置了通往莲花山的指示标志,使莲花山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景区内盘山道路宽敞,且互联互通,即使在游人达到高峰时,也非常通畅舒适。游客如果感到爬山太累,可以乘坐缆车上下山。莲花山观光索道水平距离近千米,高差达269米,坐在吊厢内可饱览云谷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