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淄博市陶瓷博物馆位于淄博市中心文化广场。于2001年4月份在淄博市展览馆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投资改造而成,是一个集陈列、展览、收藏、研究、销售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陶瓷博物馆。山东淄博市陶瓷博物馆是我国目 淄博市陶瓷博物馆设在淄博市展览馆三楼,展示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展示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展示水平最高的现代化陶瓷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以来,淄博出土、生产和收藏的各类陶瓷精品2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厅分前言区、综合展区、古代和近代展区、现代展区、陶艺创作区、陶瓷精品销售区、中外陶艺大师作品展区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现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现代陶艺、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几大部分进行了分类陈列,展示了淄博陶瓷的最高艺术水平和发展成就。在陶艺创作区"陶苑 ",观众通过现场亲手制作,能够尽情领略陶艺创作的乐趣,增强对陶瓷文化的感性认识。
陶瓷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陶瓷五大产区之一。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距今 8000 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就开始了陶瓷生产。西周初,齐国始专设“陶正”官,管理陶器生产,并在齐都城内设立制陶作坊,从事陶器的专业化生产。魏晋南北朝前后,淄博地区的陶瓷生产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唐宋时期,陶瓷生产技艺日趋精进,规模不断扩大。
展厅介绍: 综合展厅
该展厅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灯光设计及高水平的美术手法,用半景画的形式展现了淄博古代文明,近现代瓷业生产繁荣现状及现代化大城市风范,其立体感强,展观效果好,充分展现了淄博上下8000年陶瓷生产历史及现代化城市建设成就。展出的陶瓷文物有三组、计9件,其中左展橱展有后李文化红陶钵,龙山文化白陶,商周时期灰陶绳纹鬲、彩绘陶壶;中间展橱展出了我国制陶水平最高,距今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泥制磨光黑陶杯,该杯造型优美、制作工艺高超,是原始社会制陶技术的代表作。右展橱内展出的是代表淄博制瓷水平的 4 件瓷器;即唐
厅北面展现的是一组山东省硅酸盐研究院新近研究开发的一组中华龙系列瓷器,是淄博制瓷技术的代表作品,反映了当今淄博制瓷技术的最高水平。中华龙国宴瓷,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陈贻谟设计,由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1999 年试制成功,首次在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使用。此后经过不断研制开发和完善提高,165 套中华龙用瓷于2000年5月被送往钓鱼台国宾馆,并定名为“中华龙”国宴瓷。
古代陶瓷展厅 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残破的窑炉,这就是被专家和新闻界宣称的“中华第一窑” 。因该窑炉 2000年夏发掘出土于张店区房镇彭家村西的一处后李文化遗址,又因后李文化是迄今所知我国北方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距今 8000 余年,在我国属已发现最早的烧陶窑炉而得名。该窑炉的发掘出土不仅证明淄博地区在我国属较早开始烧制陶器的地区之一,而且证明淄博地区烧制陶器的历史已有 8000 多年,该窑炉结构简单、形体较小,顶部结构已毁,仅存窑膛及炉底,但四壁烧痕明显,为使用烧结所致,说明该窑炉建造的原始性。
在展室西端斜面上按灯光口布局自南向北陈列有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 30 余件。其中有
淄博是我国北方的早期制瓷中心。七十年代淄川寨里窑的发现与发掘,证明早在 1300-1400 年的北朝时期淄博地区已开始烧制瓷器,首先烧制青釉瓷器,至唐代烧制出黑如漆的黑釉瓷器,北宋创烧出白釉瓷器。金代是淄博的烧制瓷器技术达到最高峰,烧制的黑釉和白釉瓷器更加精美,釉色更加纯正,器类更加丰富;此外还吸收其他窑口之长,烧出三彩、线条(粉杠)、茶叶末、釉滴(亦称雨点釉)等精美瓷器,在当时与其它窑口制瓷技术相比处于领先地位。元代由于战乱及其它因由,淄博窑制瓷技术一度衰落;明、清时期仅烧制粗瓷大缸、罐及日用生活粗瓷器,其釉色、器类均不及以前;清末民国年间,淄博制瓷窑工到景德镇始学青
第二展室主要展出了北朝时期至元代淄博窑烧制生产的不同时期、不同瓷类的瓷器产品。进入这个展室,首先见到的是展出的青釉莲花瓷尊。该器形体硕大,胎体厚重,色泽沉稳,釉色青中泛黄,古朴大方;全器通体饰莲瓣、宝相等花纹,更显其华贵。这是 1982 年出土于淄川区龙泉镇何庄村西一座北朝古墓中,为寨里窑所产,该器国内仅见三件,但能确定其生产窑口的仅此一件,因其珍贵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以下参观是北朝、隋、唐代三个展橱,分别展出寨里窑址、磁村窑址出土的青釉瓷瓶、罐、碗等产品,唐代黑釉碗、罐、盆等,其中多为发掘出土,均是研究淄博早期瓷器的珍贵器物。之后,宋代是淄博窑制瓷技术日趋成熟和制瓷业大发展时期,各类产品器类繁多,器形精美,釉色晶润,瓷艺精湛;特别展出了 1978 年博山大街出土的一组北宋影青瓷器精品,有执壶、熏炉、灯盏、碗;还展出了北宋著名窑口哥窑碗和定窑黑釉碗,均为北宋名窑精品,甚为珍贵。金代是淄博窑制瓷技术的高峰时期,烧制的瓷器异常精美,且不断创新烧制成功工艺美术瓷,这次展出了黑釉线条尊、线条罐、尤其是中间玻璃展橱内我们精选了 10 件形体较大,有时代特征的瓷器予以展出,以增强其观
第三展室主要展出明、清、民国时期的瓷器。明清时期由于景德镇瓷业中心的形成,各地制瓷业的繁荣程度均不及以前,但烧制出颇具地方特色的瓷器,故而展出的瓷器既有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也有淄博烧制的瓷器,体现了本次展览所展陶瓷“以淄博生产的陶瓷为主,辅以淄博出土、收藏的陶瓷”的原则。首先北面展出的是明代景德镇生产的一组青花瓷器,之后也展出了一组博山明代墓葬出土的一组青釉瓷器,有壶、罐、瓶。清代部分展出有青花瓷罐、瓶;霁兰将军罐、碗等典型器物。民国时期展出有淄博烧制的青花瓶、粉彩瓶、各类人物枕、鱼盘、黑釉大罐等,基本上反映了民国时期淄博的制瓷工艺水平。
现代陶瓷展厅 淄博日用陶瓷中的传统产品。一是雨点釉:是结晶釉的一个品种。这种釉源于浙江天目山,所以也叫天目釉,又名油滴釉。在乌黑的釉面上,布满银点,璀灿夺目,特别在茶碗内满壁结晶点,倒入茶水就会变成满壁金光闪闪,倒入白水就变成满壁银星点点,十分好看,该产品在我市宋朝窑址中就有出土。二是茶叶末釉:是一种无光釉,也叫蜡光釉。它开无光釉之先河,我市宋窑址中就有出土。该产品古朴大方,特别是装饰在瓶类器皿上,十分典雅,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三是福字扁瓶:这是过去车夫专用的一种饮水工具。造型实用别致,装饰精练,美观大方。在我国第一届工艺美术展览中作为代表山东工艺美术陶瓷作品入选工艺美术专刊。
70年代以后,淄博陶瓷科研人员创新攻关,先后开发了以滑石质瓷、高长石质瓷、高石英瓷,合成骨瓷、炻器等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新瓷种,形成了淄博陶瓷在国内的特色,确立了淄博陶瓷的地位。
滑石质瓷也称镁质强化瓷,是代表淄博日用陶瓷特色和水平的五朵金花之一。是以我省胶东滑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一种精细瓷器,具有质地细腻,
高长石质瓷是代表淄博日用陶瓷特色和水平的五朵金花之二。该瓷以长石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烧成和瓷振动抛光新工艺。具有瓷质细腻、高透明度、高规整度等特点。1980年定名为“鲁玉瓷”,1992年又采用了我市出产的彭阳长石,使其耐热性能明显提高,又取名为“鲁光瓷”。高长石质瓷是我国目前的高档日用瓷,1984 年获国家银质奖,被选为中南海和国务院用瓷。
高石英瓷是代表淄博日用陶瓷特色和水平的五朵金花之三。是一种以石英为主要原料的高档细瓷,具有强度高,白度、透明度好,瓷质细腻,釉面光润,色泽柔和等特点。是中国独有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日用细瓷新瓷种。由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1982年研制成功,1983年获轻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 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并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获国际创造发明金奖,这是我国日用陶瓷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创造发明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1984年被国务院办公厅选定为中南海紫光阁接待用瓷,1999年9月以高石英瓷为主材质的 “中华龙 ”国宴用瓷和高石英瓷餐具又入选钓鱼台国宾馆,同年11月被中央军委选为军委首长用瓷。
合成骨瓷是代表淄博日用陶瓷特色和水平的五朵金花之四。采用人工合成原料烧制而成,产品白度高、透明度好,是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1996年研制成功,并于199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合成骨瓷的主要特点是原料来源广而有保证,是目前国内主要高档瓷种,现已大量供应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各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及北京王府饭店、上海新锦汇
炻器是代表淄博日用陶瓷特色和水平的五朵金花之五。它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类产品。淄博炻器,率先在我国研制成功,并于1982年受轻工业部委托制定国家炻器标准,在全国统一执行。淄博炻器,色泽柔和自然、釉面光亮、硬度高,深受用户欢迎。主要有咖啡杯、啤酒具、茶餐具、艺术陈设瓷等,是国内炻器出口的主要产区,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全国各地。华光陶瓷的咖啡杯产品目前已占据了美国市场的近70% 。华光牌商标是目前我市陶瓷产品的唯一全国著名商标。
艺术陶瓷刻瓷厅 有数位艺术大师的刻瓷作品。刻瓷,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淄博刻瓷主要有各种挂盘、座盘、壁画、文具、花瓶等,涌现出了以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刻瓷艺术家,代表当今全国刻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其作品被中国政府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国外元首和国际友人。
淄博的艺术陶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在国内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一株艺术奇葩,并涌现出陈贻谟、冯乃藻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许多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为淄博陶瓷艺术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贡献。其作品选型格调高雅,风格万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元首和国际友人。
高科技陶瓷展厅 展示的是高科技陶瓷,也称之为高性能陶瓷或新型陶瓷,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科技陶瓷可作为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结构材料,也可作为具有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环境敏感等效应的功能材料,也可成为兼有结构与功能双重特性的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目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高科技陶瓷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工业中的应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尖端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淄博陶瓷行业各企业和科研单位,在研究开发传统陶瓷材料的同时,瞄准国际发展趋势,致力于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的高科技陶瓷的开发。现已开发出了一批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的高科技陶瓷新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电力、轻工、汽车、水文、军事等领域。
淄博陶瓷融会了8000 多年的灿烂文化和最新发展成就。明清时期,淄博陶瓷产品器型厚重,装饰独特,产销两旺,形成了以博山为代表的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淄博陶瓷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资源,开拓创新,开发出了滑石质瓷、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骨质瓷等新瓷种,刻瓷艺术更是独树一帜,形成了淄博陶瓷的新特色,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竟相发展,产品远销世界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陶瓷生产技术和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淄博陶瓷文化丰富多采,源远流长。淄博陶瓷群星璀璨,誉满五洲。 |